[实用新型]一种环境试验设备防结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7787.4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7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晰;李首慧;李凯凯;李兆金;李璐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庆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44102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试验设备 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 发热装置 温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温湿传感器 测量 防结露系统 输入端连接 电源连接 防结露 干湿球 输出端 外部 发热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试验设备防结露系统,包括:电源、单片机、发热装置、设置于环境试验设备内部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环境试验设备外部的干湿球温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温湿传感器、单片机、发热装置分别与电源连接;温度传感器、温湿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发热装置连接;所述系统在环境试验设备内安装温度传感器,测量环境试验设备内温度,在环境试验设备外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试验设备外部的温度和湿度;单片机用于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并实现对发热装置的发热控制;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环境试验设备内外的温度与设备外的湿度等因素,实现有效的防结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结露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环境试验设备防结露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材料、机电零配件、整机产品在其生产、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环境应力(如温度、湿度、气压、太阳辐射、风、雨、雪、霉菌、盐雾等)的影响;环境试验箱(以下简称为试验箱)包括:恒温恒湿试验箱、交变湿热试验箱、快速温变试验箱、冷热冲击试验箱、霉菌试验箱、盐雾试验箱等,试验箱是进行各种环境应力试验,检测、验证产品的环境适应能力,评定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的必备试验设备。
一般来说,温湿类试验箱内温度的变化范围大、变化速率高,高温极限接近200℃,低温需要达到–70℃左右,快速温变试验通常要求温度变化速率5℃/min以上。
对于具有低温试验功能的试验箱,当试验箱内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试验箱外壁面、门窗外侧面结露的现象;解决结露的一般方法,是在试验箱的外壁、箱门、玻璃观察窗安装阻性电热丝,当试验箱内温度降低到某个温度值时,给阻性电热丝通电,使其发热,达到防止结露目的;控制阻性电热丝通电的箱内温度大约是–10℃~10℃,一般是试验箱制造厂商出厂设定,也可以由用户选择设定;为了保证不出现结露,通常都把这个温度值设置得比较高,甚至高于10℃。
同理,对于其他环境试验设备也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防结露,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实用,能防止结露,但是,这种方法仅单一的考虑了室内的温度而进行防结露,并未充检测室外温度与湿度,未能充分考虑室内与室外温差度的关系以及室外湿度等因素,因而容易造成防结露效果不佳等缺陷,此外这种防结露方法还存在如下缺点:
第一,不利于节能;只要环境试验设备内温度低于设定值,就给阻性电热丝通电,阻性电热丝以最大的功率消耗能源。
第二,可能出现防结露效果不好的情况;如果控制阻性电热丝通电的温度值偏低,可能环境试验设备外壁面、门窗外侧面已经出现结露,但阻性电热丝还没有开始通电发热。
第三,影响环境试验设备的性能;只要环境试验设备内温度低于设定值,就给阻性电热丝通电,而且阻性电热丝以最大的功率工作,相当于在环境试验设备工作区域周边人为地引入一个发热源,这必然对环境试验设备的温度波动度、温度均匀度、温度变化速率等技术指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未能充分考虑室外温度与湿度等因素,因而容易造成防结露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环境试验设备防结露系统。
所述的系统包括:电源、单片机、发热装置、设置于环境试验设备内部的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环境试验设备外部的温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温湿传感器、单片机、发热装置分别与电源连接;
温度传感器、温湿传感器分别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与发热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庆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庆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7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