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8180.8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62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盛钊君;简荣超;陈小乐;高敏;吴盼盼;洪为谦;黄池光;李冬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M1/06 | 分类号: | A01M1/06 |
代理公司: | 44467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海曼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座 尖嘴状 吸蚊管 电动吸蚊器 风叶 本实用新型 同一水平线 微型电机 携带方便 一端连接 后端部 输出端 中轴线 联动 滤网 套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旨在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电动吸蚊器;其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一端连接尖嘴状吸蚊管,所述尖嘴状吸蚊管的后端部设有滤网,所述安装座另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安装座内设有风叶,所述风叶与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联动;所述的安装座、尖嘴状吸蚊管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蚊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自动吸蚊器。
背景技术
在实验时研究时,通常只需要雌性或者雄性蚊子,但是为了方便人工喂养,通常将雌性蚊子和雄性蚊子放在同一个笼子中饲养,在研究的时候,将蚊子抓出来,放入研究器件,目前实验室通常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效率非常低下,而且不卫生,另外,可能在捕捉过程中伤害到笼子里的其它蚊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电动吸蚊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包括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一端连接尖嘴状吸蚊管,所述吸蚊管的后端部设有滤网,所述安装座另一端设有套筒,所述安装座内设有风叶,所述风叶与微型电机的输出端联动;所述的安装座、尖嘴状吸蚊管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所述的吸蚊管与所述的安装座可拆卸式卡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所述的微型电机通过线路与电池组线路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所述的微型电机和电池组均位于套筒内。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所述的安装座为变径式安装座。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所述的滤网的孔径小于蚊子的体积。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所述的套筒外壁还设有开关按键,所述的开关按键线路连接控制微型电机。
进一步的,上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所述的电池组位于电池盒子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贮蚊管口径较小且带有滤网,同时采用的电池盒子设置有开关键,实现了电动控制化,也达到了更实用更卫生更高效率吸蚊的目的,而且本申请提供的安装座、尖嘴状吸蚊管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使得操作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电动吸蚊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代表元件及其类似元件如下:
尖嘴状吸蚊管1,安装座2,滤网5,风叶3,微型电机4,电池组7,电池盒子8,套筒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电动吸蚊器,包括安装座2,所述的安装座2一端连接尖嘴状吸蚊管1,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的尖嘴状吸蚊管1与所述的安装座2可拆卸式卡接,吸入的蚊子可移出用于蚊虫活性测试,尖嘴状吸蚊管1的吸入口大于一个蚊子的体积,小于三个蚊子的体积,采用尖嘴状吸蚊管1一方面有效避免了一次吸入蚊子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便于吸入后的蚊子储存。所述尖嘴状吸蚊管1的后端部设有滤网5,滤网5的孔径小于蚊子大小,防止吸入后的蚊子进入安装座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未经五邑大学;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8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螨目瘿螨总科螨虫收集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小型昆虫速冻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