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急刹车后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1392.1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顺;郑兴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洪顺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张焱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翼 防翘 后备箱盖 新能源汽车 限位弹簧 急刹车 拉簧 底部位置 连接固定 前侧位置 使用寿命 限位缓冲 转动连接 侧顶部 合页 回拉 回落 掀起 |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急刹车后翘装置,包括后备箱盖,防翘尾翼,限位弹簧和惯性拉簧;所述防翘尾翼通过前侧的合页转动连接于后备箱盖的前侧位置顶端;所述防翘尾翼的后侧底部位置通过惯性拉簧与后备箱盖的后侧顶部位置相连接固定;所述惯性拉簧均匀分布设置有四处。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急刹车后翘装置设有防翘尾翼的中间底部位置上的后备箱盖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四处限位弹簧结构,有利于在防翘尾翼由于惯性向上掀起回落时能够通过限位弹簧进行有效的限位缓冲,从而较小防翘尾翼的回拉惯性损坏,有效提高防翘尾翼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急刹车后翘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制造过程当中同样需要进行大量的改进设计,以便能够提高汽车的使用安全性与性能,其中汽车在急刹车过程中是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形,所以如何降低汽车急刹车下后尾翘起成为关键的突破点,研究发现汽车的尾翼可以很好的令高速行驶的汽车更加具有稳定性,所以通过改变尾翼的机构及安装方式,从而减小汽车急刹过程中的翘尾现象。
基于上述,本人发现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防急刹车后翘装置多采用电子控件进行控制,通过制动力自动分配,从而减小汽车的翘尾现象,可是该种方式的防护性能还是较为不足,因为行车速度较快,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所以没有绝对的防护安全,只有不断的提高安全性能才能令驾驶者更加的安全,所以本人从汽车尾翼入手,通过改变汽车尾翼的安装方式与结构,从而通过尾翼提高车身的稳定性与急刹车过程中的翘尾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急刹车后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本人发现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防急刹车后翘装置多采用电子控件进行控制,通过制动力自动分配,从而减小汽车的翘尾现象,可是该种方式的防护性能还是较为不足,因为行车速度较快,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大,所以没有绝对的防护安全,只有不断的提高安全性能才能令驾驶者更加的安全,所以本人从汽车尾翼入手,通过改变汽车尾翼的安装方式与结构,从而通过尾翼提高车身的稳定性与急刹车过程中的翘尾现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急刹车后翘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急刹车后翘装置,其中,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防急刹车后翘装置包括有后备箱盖,防翘尾翼,限位弹簧和惯性拉簧;所述防翘尾翼通过前侧的合页转动连接于后备箱盖的前侧位置顶端;所述防翘尾翼的后侧底部位置通过惯性拉簧与后备箱盖的后侧顶部位置相连接固定;所述惯性拉簧均匀分布设置有四处。
进一步的,所述防翘尾翼的中间底部位置上的后备箱盖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四处限位弹簧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弹簧和惯性拉簧均成45度角倾斜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防翘尾翼采用碳纤维板材料制成,且两端微微向上翘起,整体呈弧形结构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防翘尾翼的惯性仰角最大限度为75度左右。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设有的防翘尾翼的中间底部位置上的后备箱盖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四处限位弹簧结构,有利于在防翘尾翼由于惯性向上掀起回落时能够通过限位弹簧进行有效的限位缓冲,从而较小防翘尾翼的回拉惯性损坏,有效提高防翘尾翼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洪顺,未经于洪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1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全浮驾驶室前悬置
- 下一篇:汽车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