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锁传输数据线防磨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2795.8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子华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G07C9/00 |
代理公司: | 44327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连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接轴 引线槽 传输数据线 引线环 压环 引线通道 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防磨损结构 指纹识别器 同步旋转 周向定位 线路板 传感器 电子锁 内端口 外端口 内端 伸入 枢接 正对 执手 出口 穿过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以使指纹识别器设置在执手中而又不易损坏传输数据线的电子锁传输数据线防磨损结构,包括面板和枢接在面板中的执手,执手上的枢接轴穿过面板后伸入面板内侧,枢接轴内端设有与枢接轴周向定位的引线环和压环,使引线环和压环与枢接轴同步旋转,引线环与压环接触的端面沿径向设有内窄外宽的引线槽,引线槽内端口正对枢接轴上的引线通道的出口,与执手中的传感器电连接的传输数据线经引线通道的出口进入引线槽后再经引线槽外端口伸出然后与固定在面板上的线路板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锁传输数据线防磨损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指纹电子锁一般将指纹传感器设置在面板上,开锁时必须先将对应的手指放置在指纹传感器表面,然后再手握开锁执手将门打开,也就是放置指纹与开锁两步分开进行,使用时极不方便,如果可以将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在执手上则可以单手操作,在手握执手时指纹识别器一旦识别出正确指纹则可以用握住执手的手直接将门打开,但是将指纹识别器设置在执手上会造成指纹识别器与处理器之间的传输数据线容易被磨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电子锁中存在的使用不方便或传输数据线容易磨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使指纹识别器设置在执手中而又不易损坏传输数据线的电子锁传输数据线防磨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锁传输数据线防磨损结构,包括面板和枢接在所述面板中的执手,所述执手上的枢接轴穿过所述面板后伸入所述面板内侧,所述枢接轴内端设有与所述枢接轴周向定位的引线环和压环,使所述引线环和压环与所述枢接轴同步旋转,所述引线环与所述压环接触的端面沿径向设有内窄外宽的引线槽,所述引线槽内端口正对所述枢接轴上的引线通道的出口,与所述执手中的传感器电连接的传输数据线经所述引线通道的出口进入所述引线槽后再经所述引线槽外端口伸出然后与固定在所述面板上的线路板电连接。
所述压环也设有引线槽,所述压环上的引线槽正对所述引线环上的引线槽,而且所述压环上的引线槽与所述引线环上的引线槽大小相同。
所述压环与所述引线环以两者的接触面互为镜像关系。也就是所述压环与所述引线环是使用同一压铸模具成型,可以节省模具开支。
所述引线槽为扇形。
所述传输数据线外套有保护套。
所述保护套为金属护簧。这种金属护簧一般是螺距略大于线径或螺距与线径相同的金属拉簧。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在开门时执手带动引线环旋转的过程中,传输数据线在扇形引线槽的保护下不会或者大大减小了传输数据线与面板内其它零件的摩擦,从而避免了传输数据线的磨损,使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直接安装在执手中,从而可以使操作者的指纹识别和开门两个动作合二为一,实现快速开锁和开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锁传输数据线防磨损结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引线环的立体放大图。
图3是图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4是图1中压环与引线环叠压在一起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执手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
图6是图1中的轴承和装饰圈安装入执手后的立体放大图。
图7是图6中的组件与面板安装在一起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8中放入了图1中的引线环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子华,未经郭子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27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门外对门锁进行断电上电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电子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