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道表面麻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4840.3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0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韩永正;周阳;李正迁;倪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9/00 | 分类号: | A61M19/00;A61M31/00;A61M11/00 |
代理公司: | 11371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摄像机构 导液管 表面麻醉 驱动机构 雾化喷头 气道表面 支架 本实用新型 导液管连接 患者口腔 装置应用 镜头 麻醉药 雾化喷 吞咽 移动 防雾 雾化 气管 咽喉 呼吸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道表面麻醉装置,涉及麻醉技术领域,为提高表面麻醉效果。所述气道表面麻醉装置包括:支架、麻醉机构和驱动机构和摄像机构;所述麻醉机构包括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端部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摄像机构安装于所述导液管上且位于所述雾化喷头旁,或所述摄像机构安装于所述雾化喷头上,所述摄像机构的镜头处设置有镜头防雾件;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架,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导液管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导液管移动以使得所述雾化喷头移动。所述气道表面麻醉装置应用于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雾化的麻醉药进入患者口腔,随患者呼吸流动到咽喉及气管,麻醉效果好,不易由于患者吞咽而大幅降低麻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道表面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在部分咽喉手术过程中,病人在麻醉后无法自主呼吸,因此需要向病人的气管插入导管,导管与呼吸机连通,通过呼吸机为病人输送氧气以辅助呼吸。但是,有些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比较困难,比如病人口腔内有肿物,或者病人无法移动脖颈,此时插导管的过程难以进行。
为了安全起见,需保证无法向气管内插入导管的病人能够自主呼吸,则不给病人进行麻醉,但是这样在手术过程中病人会感受到痛苦,因此在这种情况通常采用表面麻醉方式对病人的喉部、气道、舌根等处进行局部表面麻醉。
目前,进行表面麻醉的方式为使用注射器将麻醉药喷洒到病人舌根、声门等区域,由病人含住麻醉药,以使得麻醉药起到局部表面麻醉作用。但是,在这种麻醉方式中,大部分的药物会随病人的吞咽动作被病人咽下去了,使得麻醉效果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道表面麻醉装置,以提高患者的咽喉、气管等处的表面麻醉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道表面麻醉装置,包括:支架、麻醉机构和驱动机构和摄像机构;
所述麻醉机构包括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端部设置有雾化喷头;
所述摄像机构安装于所述导液管上且位于所述雾化喷头旁,或所述摄像机构安装于所述雾化喷头上,所述摄像机构的镜头处设置有镜头防雾件;
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架,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导液管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导液管移动以使得所述雾化喷头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多个喷口,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摄像机构安装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摄像机构的镜头朝向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镜头防雾件包括柔性刮片和联动结构,所述柔性刮片与所述镜头接触,所述联动结构带动所述柔性刮片相对所述镜头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喷头设置有滑槽,所述柔性刮片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联动结构包括牵引线和牵引器,所述牵引线与所述牵引器连接,所述牵引线与所述柔性刮片连接且所述牵引线的部分区域位于所述滑槽,所述牵引线位于所述滑槽内的区域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摄像机构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管包括伸缩软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和水平驱动组件,所述水平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上,所述水平驱动组件与所述导液管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驱动组件通过转向组件连接于升降驱动机构上,所述转向组件用于带动所述水平驱动组件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管内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推送结构连接,所述推送结构用于推动所述密封塞向靠近所述雾化喷头的方向移动,所述密封塞与所述雾化喷头之间形成麻醉液储腔,所述推送结构的部分区域伸出所述导液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4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工气道加温加湿氧疗呼气端冷凝水收集器
- 下一篇:神经阻滞注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