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的塑料熔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7000.2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2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雒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永乐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3/02 | 分类号: | B29B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刘东 |
地址: | 7214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塑料 熔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的塑料熔融装置,解决了塑料不能快速熔融影响成型的效率等技术问题,包括支架和熔融组件,所述熔融组件上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熔融组件上还设有加热棒,所述熔融组件还包括贯穿壳体设置在其内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支撑棒和螺旋叶片,所述支撑棒和外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支撑棒包括多段带外螺纹的丝杆和连接丝杆的连接杆,所述丝杆外固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传输组件和压料组件,所述传输组件穿过压料组件后出料处正对入料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料组件的加设减小塑胶原料的粒径并增加其表面积,同时在熔融组件内设置可移动的螺旋叶片加快塑胶原料熔融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的塑料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塑料的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的塑料制品的形状不同,所需成型模具形状等也不相同,挤出模具属于成型模具的一种,只不过它的出料方式是通过挤出这个动作来实现。在铝异型结构广泛应用,也用在塑胶件中,在挤出机前端,用于做管材,或异型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挤出模具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把打气筒的底板上抠上一个拐尺形的空洞,把出气口堵死,抽出活塞,筒内装上黄泥,插上活塞悬空“打气”,就可以得到一根挤出的“三角铁”,这个比喻中打气筒就是挤出模具,实际上挤出模具与这个差不多,强度高,用粉末冶金的硬质合金做“底板”,用液压机“打气”,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金属模具又分为:铸造模具(有色金属压铸,钢铁铸造)、和锻造模具等;非金属模具也分为:塑料模具和无机非金属模具,而按照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砂型模具,金属模具,真空模具,石蜡模具等等。在对塑料制品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将固体颗粒状的塑料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以使其达到该塑料原材料的熔融点,从而使其融化为液态化合物,方便后期将塑料塑造为用户所需的形状,熔融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升温辅以搅拌以便塑料小颗粒达到熔融状态,熔融过程中依靠温度升至塑胶的熔点来熔化塑胶原料,二对于颗粒状的塑胶原料或回收的塑胶原料则只能通过逐渐加热不断熔融来达到熔融的效果,对粒径大的塑胶熔融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的塑料熔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塑料制品制作过程中不能快速熔融影响成型的效率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的塑料熔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的塑料熔融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熔融组件与电机,所述熔融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外侧均布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与电源插头电性连接,所述熔融组件还包括贯穿壳体设置在其内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支撑棒和螺旋叶片,所述支撑棒和外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支撑棒包括多段带外螺纹的丝杆和连接丝杆的连接杆,所述丝杆外固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表面设有螺旋叶片,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传输组件和压料组件,所述传输组件穿过压料组件,其出料处正对入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口上加设有料斗,所述入料口和料斗间加设有用于控制入料口开关度的挡板,所述料斗上还设有防止卡料的插板,所述传输组件的出料处正对料斗。
进一步地,所述压料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放置框,所述放置框一侧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贯穿放置框设置在放置框内,所述旋转杆位于放置框内的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上固定固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接有碾压块,所述放置框底部位于传输组件下正对碾压块处设有支撑块。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杆上设有多个凸部,所述凸部上均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接有碾压块,所述放置框底部位于传输组件下正对碾压块处设有支撑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永乐塑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永乐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7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型面零件加工的工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土地资源样本采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