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套管类设备机械式防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7887.5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4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陈浩;王柱;杨耀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58 | 分类号: | H01B17/5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释压装置 导电杆 套管 本实用新型 防爆结构 高压套管 内腔连通 释压腔 穿设 高压绝缘套管 设备本体结构 破坏性影响 冲击能量 工程应用 绝缘介质 快速更换 套管本体 周围物体 耐受力 内腔中 上端口 下端口 防爆 填充 体内 爆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绝缘套管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高压套管类设备机械式防爆结构;包括套管的本体和导电杆,导电杆穿设于本体内,本体的内腔中填充有绝缘介质,所述本体的上端口上设有顶部释压装置,顶部释压装置的释压腔与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本体的下端口上设有底部释压装置,底部释压装置的释压腔与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导电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顶部释压装置和底部释压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不改变现有套管类设备本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材质的机械强度耐受力对冲击能量进行泄能,防止套管本体爆炸对周围物体的破坏性影响,达到防爆的功能;结构易于安装,便于现有套管类设备快速更换,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绝缘套管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高压套管类设备机械式防爆结构。
背景技术
套管爆炸是引起变电站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套管发生火灾的概率较低,但一旦因某种原因起火,往往对变电站内其它相连设备(如变压器) 造成不可挽回的毁坏,甚至引起邻近其他电气设备损坏。目前高压套管内部通常采用的材料包括绝缘油、纸板等,均为易燃物,遇明火均存在持续燃烧的可能性。套管内部绝缘发生击穿的瞬间,大量气体形成的压力波会造成套管爆裂或套管底部密封结构破裂,在电气和机械两方面作用共同下导致套管剧烈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引发高危险性火灾。
为此,中国专利CN108735438A公开了一种防爆套管升高座,在升高座上设置至少一个压力释放阀,通过检测套管内部压力控制压力释放阀的开启,实现套管的防爆功能。中国专利CN108766683A公开了一种防爆型电瓷电缆终端瓷套,通过将瓷套结构上调整为外层、中层和内层,将绝缘套管外层采用高铝瓷,并在套管内部镶嵌玻璃钢,从而实现套管的防爆。中国专利CN106998053A公开了一种户外电缆终端防护装置,通过分析瓷套户外终端的击穿爆炸点、冲击力大小、方向及范围,在终端平台周边设计挡板的尺寸及结构,达到防爆的功能。上述防爆方案虽然起到了一定的防爆效果,但使其整体结构的周边环境更为复杂,在加工和维护方面增加了成本,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加工简单、安全性高、便于推广的高压套管类设备机械式防爆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压套管类设备机械式防爆结构,包括套管的本体和导电杆,导电杆穿设于本体内,本体的内腔中填充有绝缘介质,所述本体的上端口上设有顶部释压装置,顶部释压装置的释压腔与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本体的下端口上设有底部释压装置,底部释压装置的释压腔与本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导电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顶部释压装置和底部释压装置。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顶部释压装置包括半球形的屏蔽罩,屏蔽罩为中空结构且其内腔构成释压腔,屏蔽罩罩设于本体的上端口上并与其固定连接,屏蔽罩上端的穹顶中心设有通孔,导电杆上端穿过通孔并与屏蔽罩构成密封连接。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屏蔽罩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环心槽,环心槽间隔地环设在通孔的四周,环心槽的外侧连接有若干龟裂槽,龟裂槽沿屏蔽罩的径向设置。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屏蔽罩的下端口上设有环形的支撑盘,支撑盘的中心孔与通孔之间连接有支撑管,导电杆的上端穿设于支撑管的内孔中。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支撑盘上设有若干过压孔,若干过压孔环设于支撑管的四周,过压孔连通屏蔽罩的释压腔和本体的内腔;所述本体的上端口上设有上法兰,支撑盘与上法兰固定连接,支撑盘的底面上设有环形的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7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雷绝缘子
- 下一篇:一种抗外力冲击的金属膜电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