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点胶结构的光学指纹识别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1671.6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8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锋;周明明;马庆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G02B7/02;G02B13/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44260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覃曼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光片 透镜组件 偏振片 玻璃片 镜头壳 体内 镜头 光学指纹 抵持 点胶结构 光学误差 机械操作 镜头壳体 数量减少 指纹识别 侧面 易碎 使用点 镜片 减小 生产成本 组装 | ||
一种带点胶结构的光学指纹识别镜头,包括镜头壳体及透镜组件,透镜组件设置于镜头壳体内,还包括滤光片及偏振片,滤光片及偏振片分别设置于镜头壳体内,滤光片的一侧面与透镜组件抵持,滤光片的另一侧面与偏振片抵持,现有的光学指纹识别镜头中,除了有透镜组件、滤光片及偏振片,还有玻璃片,本设计方案中,能够把玻璃片去掉,使用点胶的方式就能够把透镜组件、滤光片及偏振片固定在镜头壳体内,使造成镜头壳体内的镜片数量减少,而且,玻璃片易碎,机械操作难度大,去掉玻璃片还能够减小镜头的组装难度,使得镜头在指纹识别的时候产生的光学误差较小,同时,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点胶结构的光学指纹识别镜头。
背景技术
在手机指纹识别镜头中,获得良好的指纹图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用于识别的指纹仅是相当小的一片表皮,所以指纹采集设备应有足够好的分辨率以获得指纹的细节,目前所用的指纹图像采集设备,基本上基于三种技术基础:光学指纹采集技术、半导体硅指纹采集技术及超声波指纹采集技术。
其中,借助光学技术采集指纹是历史最久远、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它已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考验,一定程度上适应温度的变异,可达到500DPI的较高分辨率。
光学指纹采集技术对应的是指纹扫描装置和指纹识别芯片,指纹识别芯片与手机电路板通过导线信号连接;光学式指纹识别的原理是光的全反射,指纹有沟和谷,光线经玻璃照射到谷的地方后在玻璃与空气的界面发生全反射,光线被反射经光学指纹识别镜头采集到CMOS(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而射向沟的光线不发生全反射,而是被沟与玻璃的接触面吸收或者漫反射到别的地方,如此,CMOS上则形成了指纹的图像。
然而,现有的光学指纹识别镜头中除了设置在镜筒中的多枚镜片,还有依次设置的滤光片、偏振片及玻璃片,这样就造成镜筒内的组件较多,增加了镜头的组装难度,使得镜头在指纹识别的时候产生的光学误差较大,而且,生产成本也会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降低镜头的组装难度,能够降低镜头在指纹识别时产生的光学误差,以及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带点胶结构的光学指纹识别镜头。
一种带点胶结构的光学指纹识别镜头,包括:镜头壳体及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镜头壳体内,还包括滤光片及偏振片,
所述滤光片及所述偏振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镜头壳体内,所述滤光片的一侧面与所述透镜组件抵持,所述滤光片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偏振片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件包括第一透镜、第一遮光片、第二透镜、第二遮光片及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遮光片及所述第三透镜沿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镜头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遮光片、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遮光片及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依次为0.351mm、0.190mm、0.561mm、0.220mm及0.42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件还包括限位隔圈,所述限位隔圈与所述第三透镜远离所述第二遮光片的一侧面的边缘相顶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壳体上开设有安装口,所述镜头壳体于所述安装口的边缘位置处上开设有环形注胶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壳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卡合槽,所述环形卡合槽与所述偏振片过盈卡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包覆硅胶片,所述包覆硅胶片胶粘于所述镜头壳体的内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硅胶片的厚度为0.012mm~0.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16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减缓漂移的光学调整架
- 下一篇:一种扩散板背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