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应于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排水盲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1921.6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0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李炎;王强;袁乾龙;张彦龙;曾佑理;蒋鑫;满国芳;段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43115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培苓 |
地址: | 1000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盲管 隧道 排水盲管 隧道侧沟 环向 本实用新型 横向排水管 湿陷性黄土 引入 分段 宽度方向延伸 隧道初期支护 二次衬砌 固定组件 排水效果 隧道施工 隧道支护 装置工艺 泄水孔 边墙 围岩 钢筋 施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于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排水盲管装置。所述排水盲管装置包括环向盲管和纵向盲管,所述环向盲管设置在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引入至隧道侧沟泄水孔处;所述纵向盲管沿隧道两侧边墙底部,具有多个分段,每个分段的两端均引入隧道侧沟内,还包括多个横向排水管,所述横向排水管在隧道的底部、沿隧道宽度方向延伸,其两端引入隧道侧沟内;所述环向盲管和纵向盲管均通过固定组件与隧道支护的钢筋固定。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水盲管装置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安装容易,大大提高了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洞内的排水效果得到提高,保证了围岩的稳定性,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应于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排水盲管装置。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是指在上覆土层自重应力作用或者在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结构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变形的土,属于特殊土。湿陷性黄土在水的作用下承载力急剧下降,变形显著增加,对于隧道的开挖及支护造成了较大困难。因此,在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的防排水施工是保证施工质量、安全与施工进度的必要措施。
针对湿陷性黄土此类特殊围岩,需要及时对隧道内的积水进行排除,但就现有技术而言,并没有完善的排水工艺,通常是采用普通土层的排水办法,排水效果不好,给黄土隧道施工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适应于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排水盲管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效果好的的适应于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排水盲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应于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排水盲管装置,包括环向盲管和纵向盲管,所述环向盲管设置在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引入至隧道侧沟泄水孔处;所述纵向盲管沿隧道两侧边墙底部,具有多个分段,每个分段的两端均引入隧道侧沟内,还包括多个横向排水管,所述横向排水管在隧道的底部、沿隧道宽度方向延伸,其两端引入隧道侧沟内;所述环向盲管和纵向盲管均通过固定组件与隧道支护的钢筋固定。
上述方案中,相较于现有技术如专利号CN203394584U,在隧道底部设置有多个横向排水管,可使得隧道的排水功能更为全面,排水效果更好。
另外,采用固定组件将所述环向盲管和纵向盲管与临近的隧道支护的钢筋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如专利号CN203394584U中采用水泥钉锚固在喷层面上的技术方案,本方案可操作性更强,操作简单且固定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筋、及排布设置于连接筋上的多个固定环,所述环向盲管或纵向盲管套设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连接筋与隧道支护的钢筋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筋为φ16mm的钢筋,所述固定环用φ8mm的钢筋弯曲形成的、内径为100mm的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筋的长度为350mm。
优选的,所述横向排水管为φ100mm单壁打孔波纹管。
优选的,所述纵向盲管的分段长度为8~12m,所述纵向盲管的弯曲处露出二次衬砌的高度为45~50mm。
优选的,多个横向排水管的间距为5m。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安装容易,大大提高了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洞内的排水效果得到提高,保证了围岩的稳定性,提高了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应于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排水盲管装置的安装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应于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排水盲管中的固定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1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浆充填系统
- 下一篇:采空区热量收集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