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粘接结构以及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2834.2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2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山;陈春龙;张晓东;魏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英伦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7/00 | 分类号: | B62D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体式 后舱 结构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粘接结构以及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壁,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涉及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粘接结构,包括由多个连接单元邻接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一体成型结构与车身胶接固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结构的零件模具开发费用高、连接强度低、焊接影响区大、焊接/铆接工艺要求高、制造精度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粘接结构以及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壁。
背景技术
随着全铝车身技术越来越普及,基本上均为钢板冲压式焊接或铆接结构,钢板冲压零件相互搭接形式,主要零部件均冲压成型,舱壁与后舱连接均通过零件翻边焊接或铆接。
零件主要通过铆接或焊接进行连接。钢/铝冲压件结构复杂、设计周期长、模具费用(至少3-500万以上)等缺点;其焊接存在较大的热影响区,热影响区材料性能降低30-40%,而且焊接对零件的变形方向存在不确定性,这将车身制造精度降低焊接,铆接存在低剪切强度、低剥离强度的缺点,具体的,钢板冲压零件相互搭接形式,结构复杂,单件连接强度较低,钢板冲压模具成本基本上50万到100 万不等,成本较高;采用焊接这种连接方式,焊接存在较大的热影响区,热影响区材料性能降低30-40%,而且焊接对零件的变形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及变形量大,这将车身制造精度降低。铆接存在低剪切强度、低剥离强度的缺点。
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粘接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粘接结构以及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结构的零件模具开发费用高、连接强度低、焊接影响区大、焊接/铆接工艺要求高、制造精度低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粘接结构,包括由多个连接单元邻接形成的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一体成型结构与车身胶接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一体成型结构采用ABS 材料制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一体成型结构设置有用于与车身固接的翻边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结构环绕设置在所述一体成型结构的外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结构与车身固接的一侧涂覆有粘接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翻边结构设置有用于与车身固接的安装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一个铆接孔,所述一体成型结构与车身通过所述铆接孔自定位铆接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一体成型结构设置有用于容纳物品的容纳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粘接层包括结构胶;
所述粘接层的厚度范围值为1.5mm-3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壁,包括上述的汽车车身一体式后舱粘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英伦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英伦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2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智能分配存储空间的存取柜
- 下一篇:一种轴承用注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