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冷却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4115.4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2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余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甬兴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73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8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镶件 冷却管 流道 注塑 本实用新型 圆管形结构 内表面 模具 嵌套 产品力学性能 模具冷却器 空腔连通 螺旋环绕 模具内部 塑料熔体 螺旋形 热流道 循环水 主流道 散热 空腔 良率 外壁 下端 连通 成型 冷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冷却器组件,用于冷却在模具中成型的塑料熔体(5),包括:模具镶件(1)和冷却管(2),其中模具镶件(1)为圆管形结构,固定于模具内部,模具镶件(1)外表面与模具的内表面间形成注塑空腔,主流道的下端与注塑空腔连通;冷却管(2)为圆管形结构,嵌套于模具镶件(1)内部,冷却管(2)顶端与热流道(4)连通,冷却管(2)外壁上开设有螺旋环绕的沟槽,所述的沟槽与模具镶件(1)内表面间形成螺旋形的流道(21),所述的流道(21)中通有循环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螺旋的流道实现了均匀高效的散热,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和产品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冷却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的模具结构是热流道转三点潜入浇口,所有模具在主流道位置一定设计拉料针,通过拉料针把流道留在后模,再用拉料针把潜入浇口顶出,这样后模圆柱镶件里就没有办法设计水路了。这样导致后模圆柱镶件成型过程中温度太高,造成成型周期太长,产品顶出局部塑料没有凝固,产品合格率低,使得出模后的产品力学性能差,容易由于应力集中而破损,以此亟需在模具内部设计一套制冷组件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模具冷却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模具冷却器组件,用于冷却在模具中成型的塑料熔体,包括:模具镶件和冷却管,其中模具镶件为圆管形结构,固定于模具内部,模具镶件外表面与模具的内表面间形成注塑空腔,主流道的下端与注塑空腔连通;冷却管为圆管形结构,嵌套于模具镶件内部,冷却管外壁上开设有螺旋环绕的沟槽,所述的沟槽与模具镶件内表面间形成螺旋形的流道,所述的流道中通有循环水。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具冷却器组件还包括设于模具外部的冷却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流道为双螺旋结构的双通道结构,两条通道在冷却管顶部连通,其中一条通道用于循环水的向上输送,另一条通道用于循环水的折返向下输送。
进一步地,两条通道在冷却管底部分别设有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与所述的冷却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器包括散热板和泵,所述的散热板为翅片型散热板,所述的泵为蠕动泵。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管中活动贯穿有拉料针,所述的模具镶件的顶部和底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拉料针可自下至上贯穿两个通孔,并且使得拉料针的上端抵于热流道的出口处。拉料针用于在打开模具时从浇口套内拉出主流道处的冷凝料,使其便于与注塑机喷嘴分离,拉料杆直径等于浇口内径大端的直径,以便沟住冷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管的顶端、底端与模具镶件间均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螺旋的流道,使得循环水先从其中一个流道螺旋向上流动,在顶部流入另外一个流道,并由另外一个流道向下螺旋流动,螺旋式的流道加大了冷却水与模具镶件间的换热面积,而双螺旋式的流道使得模具镶件垂向的每处位置的热通量相近,这样就均衡的垂向每处位置的换热效果,使得产品在冷却的过程中降温梯度均匀,使得产品成型过程中质地均匀,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的力学强度,提高了产品的良率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冷却器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冷却器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镶件,2、冷却管,3、拉料针,21、流道,22、循环水入口,23、循环水出口,4、热流道,5、塑料熔体,61、上端密封圈,62、下端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甬兴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甬兴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4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流道系统热控板
- 下一篇:一种注塑用热流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