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气管智能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4827.6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9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朱耀;郝义国;谭元文;王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F16L41/02;F16L53/30 |
代理公司: | 42238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龚春来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管 数据采集模块 主处理器 加热带 阀门 氢气浓度传感器 阀门控制设备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氢气 氢燃料电池汽车 智能化处理装置 传统燃料电池 排水管 技术缺陷 引导空气 导气管 内表面 阈值时 连通 监测 汽车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气管智能化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主处理器、加热带、氢气浓度传感器、阀门和阀门控制设备;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氢气浓度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加热带和阀门控制设备均与主处理器连接;所述加热带包裹在所述排水管的内表面处。另一方面增加一个与排气管通过阀门进行连通的导气管,在监测到排气管中氢气浓度高于浓度阈值时,通过主处理器控制并打开阀门,引导空气进入排气管中,避免了排气管中聚集大量氢气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燃料电池汽车在低温下工作时的技术缺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气管智能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无污染”载运工具,是未来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进一步研发与量产化,将推动全球汽车工业领域的发展。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中的通过排气管排放的主要是水蒸气、水和其他气体,而当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在低温区域时,排放的水蒸气会在排气管中冷凝成水滴;在达到结冰条件的时候,冷凝的水滴会在排气管中结冰,然后冰变大直到堵塞排气管,导致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失败甚至熄火。
目前市场上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气管使用效果不佳,排气管易聚集易燃易爆的氢气,在较低温度下运行时,排放的水会在排气管结冰,堵塞排气管。目前在燃料电池汽车新型排气管加热保温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排气管易聚集易燃易爆的氢气且在较低温度下排气管排出的水会结为冰块,进而堵塞排气管的缺陷,提供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氢燃料电池汽车排气管智能化处理装置,包括排气管主体,所述排气管主体上还设有滴水孔,滴水孔处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滴水孔连通,通过所述排水管进一步排出自身在低温下冷凝的水流;其中:
所述排水管的内表面上包裹有一层加热带,所述加热带用于在当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在低温区域时,对排水管进行加热处理,避免尾气中凝结的水滴化为冰块,而堵塞排水管;
所述排气管主体和排水管的外表面上均设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探测排气管中废气的温度值;
所述排气管智能化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当前排气管中废气温度的数据采集模块;以及与数据采集模块和加热带连接,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数据,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一步控制加热带,对排水管进行加热处理的主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中包括用于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中包括用于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传输到主处理器的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在接收到温度传感器传输的电信号后,通过模数转换模块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进一步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生成的数字信号传输至主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带通过开关电路与主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处理器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将从数据采集模块中采集到的当前排气管中废气的温度数据,与预先设置的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在监测到的温度数据低于温度阈值时,所述控制芯片通过开关电路,控制并导通加热带,使用加热带对排水管进行加热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主体的上还设有氢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氢气浓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进一步将监测到的当前排气管内氢气的浓度值反馈到主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主体上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排气管主体连为一体;
导气管与排气管主体的接触面上设有的阀门和阀门控制设备;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4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