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初期雨水自动弃流的雨水篦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4936.8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6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源;佟斯翰;吴振军;张鹤清;王晨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能德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 |
代理公司: | 11590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筒 开启机构 排水口 延迟 初期雨水 一端设置 雨水篦子 进水口 滤网 篦子 本实用新型 防止污染 可拆卸的 垃圾堆积 延时开启 有效解决 雨水管路 阀值时 雨水口 晴天 雨天 雨水 堵塞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初期雨水自动弃流的雨水篦子,包括篦子、支撑筒、滤网以及延迟开启机构,所述支撑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篦子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进水口,所述滤网及延迟开启机构分别设置于支撑筒内,延迟开启机构用于封闭所述排水口,并在支撑筒内所聚集的雨水重量达到所设定的阀值时,开启所述排水口;本雨水篦子,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在雨天,不仅具有自动弃流和延时开启功能,防止污染较严重的初期雨水直接进入雨水管路,在晴天处于关闭状态,可以有效解决雨水口垃圾堆积造成的堵塞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初期雨水自动弃流的雨水篦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中的道路、桥梁、建筑物等不可渗透表面不断增长,导致径流渗透减少、径流量急剧增加;在暴雨产生初期,主要是屋面和路面的大量污染物在雨水冲刷下径流通过城市排水管道或漫流进入河道、湖泊等受纳水体,形成典型的城市降雨径流污染;中后期雨水相对污染物较少,对河道等水体污染较低。
雨水篦子通常固定于雨水口处,在城市内,雨水篦子广泛应用于各道路、小区、商业街等人车流密集区域,以至于每个雨水篦子口下面都能看见堆积很厚的垃圾,这些垃圾包括树叶、果皮、小食品袋等,使得雨水篦子口严重堵塞;从而导致雨水口收水能力不足,汛期城市内涝严重。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些雨水篦子,但这些公开的雨水篦子通常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不能有效解决雨水口垃圾堆积造成的堵塞问题;例如,中国专利CN 207017412 U公开了一种分离式雨水篦子,虽然能够对初期雨水进行弃流、中后期雨水收集,但该分离式雨水篦子属于常开型雨水篦子,无法解决雨水口垃圾堆积造成的堵塞问题;又如,中国专利CN207919721 U公开了一种环保智能雨水篦子,通过传感器实现对雨水篦子的启/闭控制,从而实现雨天开启、晴天关闭的功能,可以有效防治雨水篦子口垃圾的堆积问题,但该雨水篦子,结构复杂,产品造价高,由于存在电子器件,还需要考虑电源问题和防水问题,并且该雨水篦子无法对初期雨水进行分离(即弃流),不能缓解初期雨水带来的城市水源污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初期雨水自动弃流的雨水篦子,结构紧凑,在雨天,不仅具有自动弃流和延时开启功能,防止污染较严重的初期雨水直接进入雨水管路,在晴天,可以有效解决雨水口垃圾堆积造成的堵塞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初期雨水自动弃流的雨水篦子,包括篦子、支撑筒、滤网以及延迟开启机构,所述支撑筒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篦子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进水口,所述滤网及延迟开启机构分别设置于支撑筒内,延迟开启机构用于封闭所述排水口,并在支撑筒内所聚集的雨水重量达到所设定的阀值时,开启所述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为圆筒形结构或矩形筒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支撑筒上位于所述进水口一端的侧壁,沿垂直于支撑筒中心线的方向向外延伸,并形成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用于支撑所述篦子。也用于固定所述支撑筒。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的侧壁还设置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分别用于支撑所述滤网和延迟开启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为三角形块状结构。
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延迟开启机构包括外框、若干叶板、平衡杆、若干控制杆,其中,所述外框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支架,所述各叶板相互平行的设置于所述两个支架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支架相垂直;各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分别与各所述叶板相连,并分别铰接于所述支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平衡杆,
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撑筒内,控制杆用于利用平衡杆的自重使各叶板相连为一体,并封闭所述排水口,及用于在叶板所承受的压力大于所设定的阀值时转动,并开启所述排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能德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环能德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49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倒灌钢格板
- 下一篇:一种小型海绵城市生态雨水调蓄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