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消声器以及内燃机排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6315.3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9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曾飞云;陆昊;贾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吉亚排气控制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10 | 分类号: | F01N1/10;F01N1/04;F01N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1107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气孔 隔板 后消声器 管口 管身 内燃机排气系统 第二管 壳体 本实用新型 关联设置 孔板结构 共振腔 消声 上游 | ||
本实用新型关于后消声器以及内燃机排气系统,具备良好的消声性能。所述后消声器包括壳体;管道,包括第一管身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管身两端的第一管口、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位于所述第二管口的上游,所述第一管身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孔段,所述出气孔段位于所述第一管口的下游;至少一个隔板,为孔板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出气孔段的每一个出气孔段在其下游对应关联设置有一个隔板,所述一个隔板同所述壳体位于其下游的部分构成共振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消声器以及内燃机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后消声器的消声性能对于内燃机排气系统以及整车的声学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53039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的后消声器,在壳体内设置有隔板,进气管由一个端盖与隔板支撑,排气管由另一个端盖与隔板支撑,中间管由隔板支撑,排气从进气管的入口进入消声器,依次经过进气管、进气管出口、中间管入口、中间管、中间管出口、进气管入口、进气管出口,利用在管身的消音孔、消音纤维以及其它部位进行消音。
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后消声器还存在进一步的改进余地,尤其是需要针对内燃机特定的转速区域所产生的噪声进行高效地消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消声器,其具有良好的消声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排气系统,其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一种后消声器,包括壳体;管道,包括第一管身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管身两端的第一管口、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位于所述第二管口的上游,所述第一管身开设有第一出气孔段和第二出气孔段,所述第一出气孔段位于所述第一管口的下游,所述第二出气孔段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孔段的下游;第一隔板,为孔板结构,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壳体第一部分和壳体第二部分;第二隔板,为孔板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第二部分,将所述壳体第二部分分隔成壳体第三部分和壳体第四部分;所述第一管身穿过所述第一隔板以及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出气孔段位于所述壳体第一部分,所述壳体第二部分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一出气孔段关联的第一共振腔;所述第二出气孔段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三部分,所述壳体第四部分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二出气孔段关联的第二共振腔。
在所述后消声器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气孔段的孔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出气孔段的孔面积。
在所述后消声器的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为进气管,所述消声器还包括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均为孔板结构,所述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相邻设置,将所述壳体第一部分分隔成壳体第五部分、壳体第六部分以及壳体第七部分;以及中间管、排气管;所述进气管从其位于壳体的第一管口开始,穿过第四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终止于第二管口所在的第二共振腔;所述排气管包括第二管身以及第三管口、第四管口,所述排气管由位于所述壳体第七部分的第三管口开始,穿过第四隔板、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终止于位于壳体的第四管口;所述中间管位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气管之间;所述中间管包括第三管身以及第五管口、第六管口,所述中间管由位于壳体第五部分的第五管口起始,穿过第四隔板以及第三隔板,并终止于所述壳体第七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第六部分的所述第一管身、第二管身以及第三管身分别分布有消音孔,所述壳体第六部分的空余部分由消音纤维填充。
在所述后消声器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的孔面积大于第二隔板的孔面积。
在所述后消声器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身位于第一共振腔以及第二共振腔的部分分布有第二消音孔,所述第二消音孔外围包绕有高频消声组件。
在所述后消声器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身、第二管身以及第三管身分别包括第一直管段、第二直管段以及第三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第二直管段以及第三直管段的轴线平行。
在所述后消声器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直管段包括多个直管分段,所述直管分段的轴线平行,相邻的直管分段由弯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吉亚排气控制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佛吉亚排气控制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6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树状板油驱式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用机械尾气颗粒物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