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型从动轴结构的固定式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7217.1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5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超;龚鹏;尚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27/06;F16K41/02 |
代理公司: | 32104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殷红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4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轴 底法兰 法兰定位 台阶面 阀球 阀体 本实用新型 定位台阶面 吻合 固定式球阀 阀门动作 球阀结构 转动连接 传动轴 分体型 连接件 下端面 上端 阀盖 内漏 种球 转动 摩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具体的说是一种分体型从动轴结构的固定式球阀,属于球阀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阀体、阀盖、传动轴、阀球、从动轴和底法兰,阀体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底法兰,底法兰上端连接从动轴,从动轴与阀球转动连接;所述底法兰上设有法兰定位台阶面,从动轴下端面设有与法兰定位台阶面吻合的从动轴定位台阶面,从动轴定位台阶面和法兰定位台阶面吻合连接能够限制从动轴的转动。本实用新型由于从动轴和底法兰吻合连接,阀门动作时从动轴不会被阀球带动跟转,避免了从动轴和阀体间的摩擦,降低了内漏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具体的说是一种分体型从动轴结构的固定式球阀,属于球阀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固定式直通球阀的阀球固定在从动轴上,在流体压力作用下不会沿流道向阀座移动,减小了阀门的开启关闭力矩和阀座变形,保证阀球两侧的阀座密封面都可以始终与阀球贴紧,提高了密封可靠性,而且安装方向不受流体流向的限制,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类中高压、大口径流体输送管线的切断控制。
传统的分体型从动轴结构中,固定球阀从动轴与底法兰完全分离,阀门动作时会从动轴会被阀球带动旋转,造成从动轴与阀体间的接触摩擦,严重的摩擦则会导致内漏;另外,固定式直通球阀的阀球会将自重载荷传递给从动轴,导致从动轴和阀体间的摩擦力矩增大,加快了从动轴的磨损,随着阀球尺寸、流体压力以及动作频次的增加,从动轴的磨损会更加严重,使内漏加剧,影响使用安全;最后,分体型从动轴结构固定球阀从动轴与阀体之间没有密封垫片,而是在底法兰和阀体之间安装密封垫片,依靠底法兰螺栓的预紧力实现密封,如果预紧力太小,底法兰垫片压缩量不足,会造成密封不严,而预紧力太大又会破坏底法兰垫片结构,同样造成密封失效,而且螺栓一旦拧紧预紧力就成为固定值而无法调整,当底法兰垫片处流体外漏时只能更换垫片,降低了装配和维修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分体型从动轴结构的固定式球阀,该球阀能够承受较大摩擦力矩,避免了从动轴随阀球的跟转现象,减轻了从动轴和阀体的磨损程度,避免了底法兰垫片的密封失效,有效延长了阀门使用寿命。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型从动轴结构的固定式球阀包括阀体、阀盖、传动轴、阀球、从动轴和底法兰,阀体一侧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阀盖,阀体内设有阀球,传动轴伸入阀体中并通过花键与阀球连接,传动轴能够带动阀球转动;所述阀球和阀体、阀球和阀盖之间设有阀座,阀座与阀球滚动连接,其特征是:阀体底部通过连接件连接底法兰,底法兰上端连接从动轴,从动轴与阀球转动连接;所述底法兰上设有法兰定位台阶面,从动轴下端面设有与法兰定位台阶面吻合的从动轴定位台阶面,从动轴定位台阶面和法兰定位台阶面吻合连接能够限制从动轴的转动。
进一步的,阀体和阀盖接触端面之间设有中法兰垫片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阀座和阀体、阀座和阀盖之间设有预压紧组件,预压紧组件能够将阀球两侧的阀座压紧在阀球表面。
进一步的,预压紧组件包括支撑环、碟形弹簧和平衡密封环,支撑环压紧接触阀座,支撑环后端连接平衡密封环,平衡密封环后端连接碟形弹簧。
进一步的,传动轴和阀体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填料组件和衬套。
进一步的,阀球和从动轴之间设有轴承。
进一步的,从动轴和阀体接触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片。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由于从动轴和底法兰吻合连接,阀门动作时从动轴不会被阀球带动跟转,避免了从动轴和阀体间的摩擦,降低了内漏风险;
2、由于从动轴和底法兰吻合连接,从动轴与阀体间不用另外安装轴承,简化了固定球阀结构,节约了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智能自控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7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