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类上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9182.5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创(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新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缝 管料 可调式 料仓 加工技术领域 升降上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 龙门机械手 朝向一致 焊缝检测 后续产品 简单安全 设备操作 生产效率 质量问题 自动上料 可识别 上料机 管类 排出 种管 生产成本 兼容 口径 运转 生产力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类上料机,包括可调式料仓、升降上料机构、焊缝检测机构和龙门机械手;采用可调式料仓兼容多种口径及长度的管料,自动上料并且自动进行定位、旋转和焊缝检测,可识别出焊缝智联不合格的管料并自动排出,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在后续产品的生产中可保证管料焊缝的朝向一致,避免因焊缝的影响而到至产品的质量问题。整个设备操作简单安全,运转安静稳定,提高生产力的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类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类上料机。
背景技术
在管类生产加工中,管料的上料必不可少,目前对于焊接的管料上料主要靠人工去上料,人工对管料的焊缝质量的检测过于耗费时间和精力,导致生产过程耗时长,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并且对管料焊缝的质量做不到有效的控制,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类上料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管类上料机,包括机架、可调式料仓、升降上料机构、焊缝检测机构和龙门机械手,所述可调式料仓设置在机架顶部,可调式料仓前方设有升降上料机构、焊缝检测机构和龙门机械手,其中龙门机械手设于焊缝检测机构的上方,升降上料机构设于焊缝检测机构的下方;所述焊缝检测机构的前方还设有不合格品料框。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式料仓包括移动仓板、侧板、底板和至少两根导向轴,其中侧板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部左右两侧,底板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部,且左右两侧与侧板底部接合;
所述导向轴设于底板与侧板的上方,且两端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部两侧;所述移动仓板与导向轴活动连接,垂直于底板,平行于侧板,所述底板朝向升降上料机构一侧向下倾斜5~10°。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内侧设有相平行的丝杆,所述丝杆两端活动安装在机架顶部两侧,与移动仓板通过螺纹结构连接,丝杆之间通过第一带式传动机构连接,且至少一根丝杆的其中一端固定设有旋转手轮;所述移动仓板的其中一个侧面和与其相对侧的侧板的侧面设有对称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垂直于底板,且限位板底部与底板间设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上料机构包括第二带式传动机构、导柱和第一导轨,其中第二带式传动机构与导柱对称设置在可调式料仓前方机架的左右两侧,且第二带式传动机构与机架为活动连接,导柱与机架为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两侧的第二带式传动机构的传动轮通过同步轴连接,且其中一组第二带式传动机构与设置在机架外侧底部的第三带式传动机构连接,该第三带式传动机构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焊缝检测机构包括定位支架、安装架和光电传感器,其中安装架设置在第一上料支架的外侧,定位支架设置在第二上料支架的外侧;所述安装架朝向第一上料支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转支架,旋转支架下方设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旋转支架的相对侧设有连接旋转支架和第二伺服电机的第四带式传动机构;
所述定位支架与旋转支架为同轴关系,固定安装在三轴气缸活塞杆顶部,且三轴气缸的轴向方向与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底部设有第一滑台气缸,第一滑台气缸缸体与安装座底部固定连接,活塞杆顶部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台气缸的轴向方向与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且缸体朝向第一上料支架;所述三轴气缸与机架顶部的第二导轨活动连接,且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料支架与第二上料支架的斜上方设有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上料支架与第二上料支架之间的下方位置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机械手主要由龙门架、机械手和第二滑台气缸构成,其中龙门架固定安装在机架顶部;所述机械手活动安装在龙门架的导轨上,与第二滑台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台气缸固定安装在龙门架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创(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源创(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9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