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反向耐压测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9773.2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0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武霁阳;彭光强;梁宁;何竞松;王立平;李清;国建宝;杨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1R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周友元;黄培智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回路 晶闸管 反向 耐压 测试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反向耐压测试电路,包括调压器T1、高压变压器T2、半波整流回路、直流电压回路、电压表V1和电流钳表A1;调压器T1的一次侧和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调压器T1的二次侧和高压变压器T2的一次侧相连接,高压变压器T2的二次侧经一保护电阻器R1与半波整流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半波整流回路的输出端与直流电压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直流电压回路的输出端并接在晶闸管的阻尼回路两端,晶闸管T、电压表V1均与阻尼回路并联,电流钳表A1钳住晶闸管负极连接阻尼回路的导线。本实用新型可在晶闸管不解开阻尼回路接线的情况下开展晶闸反向管耐压性能测试,极大的降低了晶闸管现场反向耐压检测的工作量,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闸管,具体涉及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反向耐压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直流技术发展迅速,一大批直流工程已经投产。常规直流工程所使用的换流阀利用晶闸管触发导通特性实现换相功能,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的转换,因此晶闸管成为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设备,是直流工程的重点监测和检修对象。反向耐压性能是晶闸管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晶闸管反向耐压水平下降也是目前部分直流工程所面对的首要问题。
现有的晶闸管反向耐压常用测试方法为对晶闸管施加正弦半波电压,当晶闸管泄漏电流最大值达到设定值(一般为10mA)时,所施加的电压峰值即为晶闸管的反向耐压值。
晶闸管换流阀一般由6个单阀组成,每个单阀包含6个阀段,一个阀段包含13个晶闸管,因此一个晶闸管换流阀由468个晶闸管及相关元件组成。而对于直流输电工程而言,±500kV 直流输电工程需要8个晶闸管换流阀,±800kV直流输电工程需要16个晶闸管换流阀,共计 3744和7488个晶闸管,因此直流输电工程含有的晶闸管数量多,开展耐压性能检测的工作量极大。
此外,晶闸管在换流阀内部与阻尼电阻和阻尼电容组成的阻尼回路并联,阻尼回路主要起到限制电压变化率,避免晶闸管受到损伤。若在晶闸管反向耐压测试中,解开阻尼回路会造成工作量的进一步增大,若不解开阻尼回路,又会由于阻尼电容导致所施加的电压由正弦半波变为直流,造成测试结果产生误差。
因此有必要开发适用于晶闸管带阻尼回路工况下的反向耐压测试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反向耐压测试电路,可以使晶闸管带阻尼回路开展反向耐压测试,不需解开阻尼回路,降低现场人员开展测试的工作量。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阻尼回路的晶闸管的反向耐压测试电路,包括调压器T1、高压变压器T2、半波整流回路、直流电压回路、电压表V1、电流钳表A1、晶闸管T及其阻尼回路;
调压器T1的一次侧和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调压器T1的二次侧和高压变压器T2的一次侧相连接,高压变压器T2的二次侧经一保护电阻器R1与半波整流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半波整流回路的输出端与直流电压回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直流电压回路的输出端并接在晶闸管的阻尼回路两端,晶闸管T并接在阻尼回路两端,电流钳表A1钳住晶闸管负极连接阻尼回路的导线,电压表V1并接在直流电压回路与阻尼回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晶闸管T正向布置,晶闸管T正极通过阻尼回路正极连接直流电压回路的输出端正极,晶闸管负极通过阻尼回路负极连接直流电压回路的输出端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护电阻器R1布置于高压变压器T2二次侧正极与半波整流回路输入端正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半波整流回路包括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二极管D1正极连接半波整流回路输出端正极,二极管D1负极连接半波整流回路输入端正极,二极管D2正极连接半波整流回路输入端正极,二极管D2负极连接半波整流回路输入端负极,半波整流回路输出端负极和输入端负极通过导线直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97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板以及收纳结构
- 下一篇:一种室内装修工程中给排水设施降噪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