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血用敷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9830.7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3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惠如;陈奕村;李瑞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D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罗英;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 用敷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血用敷材,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而成,经纱及纬纱为复合纱线,复合纱线是由海藻酸钙纤维及纤维素纤维经互捻混纺而成。经纱的编织密度为15根/英吋至60根/英吋,且纬纱的编织密度为15根/英吋至60根/英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血用敷材,通过结合复合纱线制备与纺织品编织技术,通过调整复合纱线的比例,使止血用敷材与血液接触时得以将其快速吸附,再经由编织结构使止血用敷材于使用后移除时仍符合操作与结构稳定的临床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用敷材,尤其涉及一种具备结构稳定性的止血用敷材。
背景技术
止血是伤口救护的第一步,其中加压止血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止血方式,通过结合机能性敷料使用,可有效缩短止血所需时间并降低出血量。现有技术中,藻酸盐敷料在临床照护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表现,其中所含的钙离子对于促进伤口凝血作用的机制也已被证实。藻酸盐敷料与体液接触时会转变成凝胶状,以使伤口湿润,有助于伤口修复。
然而,目前的藻酸盐敷料结构对于大量出血性伤口仍有其需要克服的问题,藻酸盐敷料与渗出液初接触时的吸液速率表现不尽理想,至少需要3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渗出液或血液吸收并转化成凝胶,因此,对于急性大量出血的伤口清理救护,难以满足临床照护的实际需求。此外,现有的藻酸盐敷料型式以无纺布为主,虽然无纺布具备柔软性,但在需要缠绕固定的止血敷料用途方面,其结构强度是不足的,因此,结构完整性、机械强度以及稳定性较低也是藻酸盐敷料需要改善的缺点。
基于上述,如何改变敷料结构以使藻酸盐敷料能够更有效地用于急救止血或大量出血性伤口,为目前所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血用敷材,通过结合复合纱线制备与纺织品编织技术,通过调整复合纱线的比例,使止血用敷材与血液接触时得以将其快速吸附,再经由编织结构使止血用敷材于使用后移除时仍符合操作与结构稳定的临床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止血用敷材,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而成,经纱及纬纱为复合纱线,复合纱线是由海藻酸钙纤维及纤维素纤维经互捻混纺而成。经纱的编织密度为15根/英吋至60根/英吋,且纬纱的编织密度为15根/英吋至60根/英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以复合纱线的总重量计,纤维素纤维占10wt%至90wt%。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以复合纱线的总重量计,纤维素纤维占70wt%。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以复合纱线的总重量计,纤维素纤维占25wt%。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经纱的编织密度为24根/英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纬纱的编织密度为25根/英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止血用敷材的织纹为平纹编织。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血用敷材,由经纱与纬纱互相交织而成,经纱及纬纱为复合纱线,复合纱线是由海藻酸钙纤维及纤维素纤维经互捻混纺而成。不同于现有的藻酸盐敷料,本实用新型结合含有海藻酸钙纤维及纤维素纤维的复合纱线与纺织品编织技术,使本实用新型的止血用敷材与渗出液或血液接触时得以将其快速吸附,故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急性大量出血的伤口清理救护,同时更可改善结构完整性、机械强度以及稳定性,因此,能够符合临床照护的实际需求,于使用后移除时仍能够保持操作与结构稳定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止血用敷材的局部结构平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止血用敷材
110:经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未经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9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立基布局仪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小动物电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