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盘机构及其挡风玻璃吸盘展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0076.9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3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志军 |
主分类号: | F16B47/00 | 分类号: | F16B47/00;B60R11/00;B60R11/02;B60R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盘 机构 及其 挡风玻璃 展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盘机构及其挡风玻璃吸盘展示装置,包括吸盘机构、透明展示板,透明展示板的两端设有吸盘安装端,吸盘机构由吸盘连接端、内吸盘体及外吸盘体构成,内吸盘体设置于外吸盘体内的中心部上,且内吸盘体的直径小于外吸盘体的直径,以此形成有双层吸盘嵌套式结构的吸盘体结构,吸盘连接端设置于外吸盘体的背部中心位置上,吸盘机构通过其吸盘连接端与透明展示板两端的吸盘安装端相连接一起。本产品利用吸盘机构形成的内、外双层真空吸附结构,实现双保险的双层吸附力量,使其能够牢固、可靠地吸附在弧形面的机动车挡风玻璃上,不会脱落、掉落,安全可靠、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盘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吸盘机构及其所构成的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吸盘部件或者吸盘机构,是一种通过真空度来维持两物体附着不分离的技术。运用有吸盘部件或者吸盘机构的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吸盘式挂钩、吸盘式毛巾架、用吸附在机动车挡风玻璃上的机动车辆信息展示吸盘收纳板等等。然而这些吸盘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发生吸附不牢,物品掉落的现象。之所以会发生这类情况,一方面是,被吸附物体表面(例如墙壁)不够平整,无法达真正的真空状态,造成吸盘吸附不牢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吸盘的构造设计不够科学与完善,当吸盘吸附在略为不平整的物体表面上时,就会发生脱落的问题。
因此,为了提升吸盘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吸附的可靠性与牢固性,本申请人认为,必须对现有的吸盘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变得吸附更为可靠与牢固,使它应用的安全性更高,更能满足人们的应用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吸盘机构,该吸盘机构采用内吸盘体与外吸盘体相互嵌套的双层吸盘结构,且内吸盘体的直径小于外吸盘体,应用时利用内吸盘体与外吸盘体同时吸附物体表面上,在内吸盘体与外吸盘体分别形成内、外双层真空吸附结构,实现双保险的双层吸附力量,来使其可以牢固、可靠地吸附在各种较平整的物体表面上或者弧形的物体表面上,不会发生脱落、掉落的现象,安全可靠、耐用,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有前面所述吸盘机构的挡风玻璃吸盘展示装置,该吸盘展示装置利用吸盘机构形成的内、外双层真空吸附结构,实现双保险的双层吸附力量,使其能够牢固、可靠地吸附在弧形面的机动车挡风玻璃上,不会脱落、掉落,安全可靠、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盘机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吸盘机构由吸盘连接端、内吸盘体及外吸盘体构成,所述内吸盘体设置于外吸盘体内的中心部上,且内吸盘体的直径小于外吸盘体的直径,以此形成有双层吸盘嵌套式结构的吸盘体结构;所述吸盘连接端设置于外吸盘体的背部中心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盘连接端上还设有挂钩部件;或者,所述吸盘机构的吸盘连接端为由外围包覆部及设置于外围包覆部中的强磁体块构成的强磁连接端;又或者,所述吸盘机构的吸盘连接端为螺栓。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一种应用有前面所述吸盘机构的挡风玻璃吸盘展示装置,包括吸盘机构及透明展示板,其特点在于所述透明展示板的两端设有吸盘安装端,所述吸盘机构由吸盘连接端、内吸盘体及外吸盘体构成,所述内吸盘体设置于外吸盘体内的中心部上,且内吸盘体的直径小于外吸盘体的直径,以此形成有双层吸盘嵌套式结构的吸盘体结构,所述吸盘连接端设置于外吸盘体的背部中心位置上;所述吸盘机构通过其吸盘连接端与透明展示板两端的吸盘安装端相连接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志军,未经彭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0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