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2532.3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6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宋鹏飞;任欣哲;李雅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牛传凯 |
地址: | 050043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形隧道 岩溶隧道 横板顶面 模型试验系统 岩石 箱体前面 左右两侧 白云岩 泥灰岩 石灰岩 插槽 石膏 渗漏 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 底座顶面 铰接连接 十字分布 实验研究 透明箱盖 水压 底端 横板 通孔 底座 开口 观察 | ||
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系统,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中部固定安装箱体,箱体前面开口,箱体前面一侧铰接连接透明箱盖,箱体内靠近下方处固定安装横板,横板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开设纵向的插槽,横板顶面设有拱形隧道模型,拱形隧道模型由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和石膏四部分组成,且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和石膏四部分所占比例相同,拱形隧道模型顶部固定安装十字分布的密封条,拱形隧道模型底端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槽内,横板顶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拱形隧道模型由四种不同种类的岩石构成,进而能够对岩溶隧道不同岩石种类的渗漏问题进行实验研究,且能够通过模拟不同水流和水压观察岩溶隧道不同岩石种类的渗漏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溶隧道模型试验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及铁路隧道的大量兴建,隧道不可避免的穿越岩溶地层,我国地形地貌
复杂,溶腔分布也极其复杂且难以探测,对隧道建设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如果隧道在设计与施工中探测不清,处治不当,穿越溶腔时必然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增加施工风险和处治成本。岩溶地层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三类:渗漏问题、地基稳定性问题和地下洞室稳定和突然涌水、涌泥问题。目前通过室内试验来研究岩溶地层渗漏问题的较少,因此,深入研究穿越岩溶地层的隧道实验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系统,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中部固定安装箱体,箱体前面开口,箱体前面一侧铰接连接透明箱盖,箱体内靠近下方处固定安装横板,横板顶面左右两侧分别开设纵向的插槽,横板顶面设有拱形隧道模型,拱形隧道模型由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和石膏四部分组成,且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和石膏四部分所占比例相同,拱形隧道模型顶部固定安装十字分布的密封条,拱形隧道模型底端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槽内,横板顶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通孔,底座顶面左右两侧中部分别固定安装竖板,两竖板内侧顶端之间通过水箱固定连接,箱体顶面开设数个进水口,数个进水口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均对称分布,进水口划分为四个大小相同的区域,且进水口的四个区域与拱形隧道模型的四个组成部分一一对应,进水口内固定安装竖向的进水管,进水管底端位于箱体内部,进水管顶端与水箱底面固定连接,且进水管顶端与水箱内部相通,进水管上设有压力流量控制阀,箱体右侧前面开设出水口,出水口位于横板下方,出水口内固定安装出水管,出水管内端与箱体内部相通,出水管外端与外部下水道连接,底座底面四角分别设有行走轮。
如上所述的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系统,所述的行走轮带有自锁装置。
如上所述的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系统,所述的透明箱盖前面固定安装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系统,所述的箱体前面右侧上下两端分别开设圆槽,透明箱盖前面左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插杆,插杆与圆槽一一对应,且插杆能够插入对应的圆槽内。
如上所述的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系统,所述的透明箱盖背面外侧固定安装把手。
如上所述的岩溶隧道模型试验系统,所述的竖板前后两侧与底座顶面之间通过斜支撑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2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洞热喷流干扰试验装置
- 下一篇:模拟船体梁对波浪载荷响应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