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手持研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4796.2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4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昱耀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0 | 分类号: | B24B23/00;B24B47/14;B24B41/04 |
代理公司: | 32251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体 研磨设备 传动轴 便携式手持 驱动机构 体内部 研磨头 可移动地设置 传动轴头部 方案设计 连接轴套 手持握把 尾部设置 研磨装置 折弯形状 传统的 疲劳度 折弯处 折弯状 握把 折弯 直柄 轴套 握住 全程 | ||
一种便携式手持研磨设备,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中间部分为折弯形状,所述外壳体折弯处下半部分为手持握把,所述述外壳体头部连接轴套,所述轴套内可移动地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头部设置有研磨头,所述传动轴尾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连杆和所述传动轴连接;传统的直柄式研磨装置,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需要全程抬着手保持研磨头有一定的角度,而本方案设计的便携式手持研磨设备其外壳体中间部分为折弯状,操作人员在手持研磨设备时,只需握住外壳折弯下方的握把即可,操作轻松方便,降低工作人员的疲劳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件表面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持研磨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工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面质量不仅影响工件的外观,还直接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表面质量的好坏对模具来说尤其重要。在现代制造行业中,模具制造举足轻重,成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模具是以复制方式进行零件制造的一种工具,近年来,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日趋迅猛,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表面粗糙度已成为衡量模具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志,只有模具表面的粗糙度低,才能使得用其加工的产品的粗糙度也低。因此表面抛光处理己逐渐成为模具、工程机械、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工业中某些关键零件表面加工的重要手段。
现在,模具型腔表面的形状加工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为了去除机械加工或电火花加工在模具型腔表面留下的刀痕或硬化层,在几何形状加工后必须对模具型腔表面进行研磨抛光加工,以期获得所要求的尺寸、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研磨抛光作为模具型腔加工的一道重要工序,其加工时间占整个模具制造时间的30%~50%,成本占全部制造成本的5%~30%。研磨抛光已成为模具制造过程中的瓶颈。
目前最常用的研磨抛光方法是手工研磨抛光,即操作人员用手持式研磨抛光装置对模具型腔进行抛光作业,而现有的手持式研磨设备一般手柄都为直柄式,为了保证研磨设备头部的研磨头和需打磨的磨具呈一定的角度,操作人员在使用时需要全程抬着手,而研磨设备的研磨头在打磨时需要往复运动,所以操作人员在长时间工作后,手臂会十分酸痛,从而进一步影响加工质量。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便携式手持研磨设备,将研磨设备的外壳形状改为曲柄状,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握住设备折弯下方的握把即可,从而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持研磨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手持研磨设备,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中间部分为折弯形状,所述外壳体折弯处下半部分为手持握把,所述述外壳体头部连接轴套,所述轴套内可移动地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头部设置有研磨头,所述传动轴尾部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连杆和所述传动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吹气管、涡轮叶片以及偏心轴,所述吹气管通入所述外壳体内部,所述吹气管的出气口位于所述外壳体内部折弯处,所述外壳体内部折弯处设置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上固定套设有涡轮叶片,所述连杆一端固定套设在所述偏心轴上,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尾部。
优选的,所述偏心轴上还设置有塑胶套,所述塑胶套位于所述涡轮叶片和所述连杆中间部分。
优选的,所述研磨头通过所述螺丝固定在所述传动轴头部。
优选的,所述研磨头形状为L形。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折弯处手持握把区域设置有防滑塑胶垫。
针对上述方案的结构特征,解释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昱耀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昱耀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4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透镜磨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交、直流二用的手持式电动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