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肠造口灌洗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6245.X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0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蔡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44467 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龚元元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管 固定结构 气囊 本实用新型 葫芦状气囊 气囊充气管 灌肠 导流口 小葫芦 造口 葫芦 一次性产品 一体成型的 一体成型 肠造口 充放气 充气口 灌肠袋 灌肠液 一次性 充气 灌洗 溢出 连通 医护 便利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次性肠造口灌洗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灌肠袋、导流管,导流管另一端为用于与造口配合的导流口,在导流管上靠近导流口位置还一体成型有一个可充放气的气囊固定结构,在导流管上还设有气囊充气管,气囊充气管一端为充气口以及另一端与所述气囊固定结构连通;气囊固定结构是一个由前端小葫芦和后端大葫芦组成的葫芦状气囊,在充气使用时,葫芦状气囊的前端小葫芦位于造口内并且后端大葫芦压于造口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其作为一次性产品,其成本低并且操作方便,有效防止灌肠液的喷溅及溢出,确保灌肠操作时间,极大地便利了医护人员进行灌肠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一次性肠造口灌洗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肛管自结肠造口顺行灌洗法,使用普通灌肠器时,灌肠过程中灌肠液容易从造口直接溢出或喷溅,边灌边溢,使灌入肠内的液量减少保留时间短而未能达到结肠灌洗的目的。灌肠液反流量大,灌肠液、粪液污染患者衣被及周围环境,甚至还会喷溅到操作者身上,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也影响了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患者暴露时间长,均使患者感到不舒适。
也有发现一种肠造口灌肠器,专利号为201420811385.5,授权公告号CN204352275U,该技术披露了“一种肠造口灌肠器,包括固定器、气囊导流管、灌肠袋,所述固定器呈奶嘴状,所述气囊导流管一端开设导流口,所述气囊导流管开设导流口的一端插入固定器孔中,所述固定器小径端指向气囊导流管开设导流口的一端,所述气囊导流管另一端连接灌肠袋,所述气囊导管与灌肠袋连通,所述气囊导流管上设开关,所述气囊导流管包括导流腔和气囊腔,所述导流口与导流腔1连通”。但是,上述技术采用的是通过操作人员将气囊导流管插入固定器的孔中,将气囊导流管插入造口一定深度,最后将气囊导流管一端逐渐伸入造口,气囊导流管在伸入造口的过程中,固定器保持静止,操作人员通过充气口向气囊腔内注入15毫升~20毫升气体,气囊导流管膨胀,固定器轻轻压于造口上实现操作。上述结构在操作时,需要把气囊导流管插入固定器慢慢操作,操作麻烦,不利于医护人员进行灌肠操作。
如何提供一种新技术,以避免灌肠液、粪液喷溅及溢出而污染患者衣被及周围环境,甚至还会喷溅到操作者身上,以及避免灌肠操作时间过长而导致患者暴露时间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的极大便利医护人员进行灌肠操作的一次性肠造口灌洗组件,该一次性肠造口灌洗组件作为一次性使用产品,其操作方便,其能够防止灌肠液的喷溅及溢出及确保灌肠操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次性肠造口灌洗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灌肠袋、导流管,导流管另一端为用于与造口配合的导流口,在所述导流管上靠近导流口位置还一体成型有一个可充放气的气囊固定结构,在所述导流管上还设有气囊充气管,该气囊充气管一端为充气口以及另一端与所述气囊固定结构连通;其中,所述气囊固定结构是一个由前端小葫芦和后端大葫芦组成的葫芦状气囊,在充气使用时,所述葫芦状气囊的前端小葫芦位于造口内并且后端大葫芦压于造口上。
所述灌肠袋上设有刻度线。
在所述气囊充气管上设有气囊开关。
在所述导流管的导流口旁边设有若干个利于导流的侧孔。
在所述导流管上设有速度调节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62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腹腔镜手术用冲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犬伤创面清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