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作用于人体穴位的音频振动头和音频按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7036.7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5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虎;罗跃嘉;张占军;吴建辉;王国锋;彭璧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小虎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3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洪铭福 |
地址: | 4102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体 穴位 音频 振动 按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用于人体穴位的音频振动头和音频按摩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音频振动装置带动按摩杆以点的形式实现振动按摩,并且依据音源提供的音乐节奏控制音频振动头振动按摩穴位,起到身心兼治的效果,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按摩面积过大导致力量分散,按摩效果不好,且按摩舒适度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领域,尤其是一种作用于人体穴位的音频振动头和音频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中医学说,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意指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人体的病痛与经脉有关,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之说,故人们常常利用捶打、按压等方式来达到舒通经脉、活跃气血、减轻病痛的目的。穴位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手段那,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体机能的目的。
现有的按摩设备如按摩椅、按摩捶、按摩棒等,一般都是通过凸轮结构的机械装置来实现,有三个方面的缺点:
(1)按摩面积过大,导致力量分散,而真正作用于穴位的力量不够。根据文献“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经脉线的宽度一般为1-3毫米,也就是说穴位为一个很小的点,且临床上取穴,常常取体表凹陷之处、两肌肉之间、两肌腱之间、两骨缝之间(文献“针灸基本功”),因此,较大的按摩装置难以真正有效触及这些点位,故难以产生很好的效果;
(2)现有的按摩装置一次只能按摩一个穴位,若多个穴位要按摩的话,需花费很长的时间;
(3)还有一些按摩装置给人体穴位通电,通过调节电流变化来达到人体穴位按摩的目的;这种方法容易使人产生不适感,且给人体通电令人望而生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作用于人体穴位的音频振动头,用于实现音频振动按摩。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音频按摩装置,根据音乐节奏振动按摩穴位,起到身、心兼治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用于人体穴位的音频振动头,包括音频振动装置和按摩杆,所述音频振动装置包括震动片,所述按摩杆与所述震动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按摩杆设置在所述震动片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音频振动头还包括用于保持音频振动头的平衡的平衡保持部件,所述平衡保持部件与所述音频振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保持部件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音频振动装置连接,且所述按摩杆位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音频振动头还包括音频振动装置外壳,所述音频振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音频振动装置外壳的内部,且所述震动片和所述按摩杆裸露在所述音频振动装置外壳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保持部件包括至少4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均匀分布且与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音频振动装置外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保持部件包括至少4个韧性爪,所述韧性爪均匀分布且与所述韧性爪的一端所述音频振动装置外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音频振动头还包括尼龙搭扣、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尼龙搭扣用于将所述音频振动头固定于人体上,所述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均与所述音频振动装置外壳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与所述尼龙搭扣的一端连接,所述尼龙搭扣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环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小虎,未经彭小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7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型专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双层美体塑身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