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微型纺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0041.3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0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须臻;卢晨;温馨;王秀华;李新安;吴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8 | 分类号: | D01D5/08;D01D5/088;D01D5/098;D01D4/02 |
代理公司: | 31253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纺丝装置 本实用新型 牵伸辊 动力装置 挤丝装置 牵伸装置 实验用 挤丝 主机 加热装置 冷却水槽 设备选择 输送腔体 新型纤维 低速辊 高速辊 进料口 卷绕辊 喷丝头 适用量 体积小 转速比 螺杆 牵伸 热板 熔融 收丝 纤维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微型纺丝装置,包括挤丝装置和牵伸装置两部分;所述的挤丝装置包括挤丝主机、冷却水槽;所述的牵伸装置包括收丝辊、热板、牵伸辊、卷绕辊;所述挤丝主机包括带有进料口的熔融输送腔体,加热装置、螺杆、喷丝头;所述牵伸辊包括设有独立的动力装置的高速辊和设有独立的动力装置的低速辊,可通过调整两牵伸辊转速比控制牵伸倍率。本实用新型单次原料适用量为1‑150g的实验专用微型纺丝装置,为小试开发新型纤维提供设备选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型纺丝装置主要为实验用,体积小,可在实验室中通过简便的操作获得稳定质量的纤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用微型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纺丝装置一般由纤维成形装置和后处理装置构成。纤维成形装置中以挤丝装置为主体部分,聚丙烯、聚乙烯等高分子原料经加热熔融、强应力挤出、冷却固化后得到初生原丝。由于初生原丝内部高分子普遍存在低取向、低结晶的混乱聚集形态,因此宏观力学性能普遍很差,需要进行后处理以实现其分子结构的规整性提高,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牵伸和热定型后处理。牵伸装置主要通过控制高、低速两牵伸辊的转速比来实现纤维的牵伸倍率,获得不同取向程度的纤维;而热定型装置主要通过控制恒速卷绕辊的温度,让牵伸后的纤维保持紧张状态,同时分子在高温条件下实现局部解取向,部分消除内应力,同时获得取向诱导结晶度的提高。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纺丝装置日产量以吨计,体积大,原料消耗量高。而新型纤维的研制实验成本很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消耗原料。众多纺织类研究单位尝试建立小型的纺丝装置以方便小规模的纤维开发,但单次原料使用量仍然以公斤计,无法满足现存实验室中小型、微型实验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实验用微型纺丝装置,本实用新型尝试从纺丝机的微缩化思路出发,设计总长度在2400-30000mm,单次原料适用量为1-150g的实验专用微型纺丝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保留传统纺丝机的熔融挤出、冷却成形、牵伸、卷绕等关键环节,为小试开发新型纤维提供设备选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型纺丝装置主要为实验用,体积小,可在实验室中通过简便的操作获得稳定质量的纤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验用微型纺丝装置,包括挤丝装置和牵伸装置两部分;所述的挤丝装置包括挤丝主机、冷却水槽;所述的牵伸装置包括收丝辊、热板、牵伸辊、卷绕辊;所述挤丝主机包括带有进料口的熔融输送腔体,加热装置、螺杆、喷丝头;所述牵伸辊包括设有独立的动力装置的高速辊和设有独立的动力装置的低速辊,可通过调整两牵伸辊转速比控制牵伸倍率;
其中所述的带有进料口的熔融输送腔体内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的带有进料口的熔融输送腔体上安装有螺杆,所述的带有进料口的熔融输送腔体末端安装有喷丝头;所述的喷丝头之后依次安装有冷却水槽、收丝辊、低速辊、热板、高速辊、卷绕辊。
所述螺杆为设有可控推进速度装置的单螺杆;所述喷丝头采用单孔喷丝头、双孔喷丝头或多孔喷丝头中的一种。
所述的冷却水槽的长度为400-600mm;
所述牵伸装置中的收丝辊、牵伸辊、卷绕辊直径为180-300mm;所述热板上也安装有加热装置,且所述热板长为400-6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尝试从纺丝机的微缩化思路出发,设计总长度在2400-30000mm,单次原料适用量为1-150g的实验专用微型纺丝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保留传统纺丝机的熔融挤出、冷却成形、牵伸、卷绕等关键环节,为小试开发新型纤维提供设备选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型纺丝装置主要为实验用,体积小,可在实验室中通过简便的操作获得稳定质量的纤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0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PS纤维用喷丝板
- 下一篇:一种化纤纺丝螺杆挤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