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5MW等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蜗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0509.9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3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翔宇;冀文慧;孙中伟;王二丹;赵俊明;姜东坡;冯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9/06 | 分类号: | F01D9/06;F01D9/04;F01K7/32;F01K25/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桑林艳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向心透平 蜗管 蜗壳 超临界二氧化碳 子午剖面 本实用新型 进气段 非对称椭圆形 安全稳定 发电设备 高效运行 流动损失 流量分布 相交部位 逐渐增大 变工况 不均匀 方向子 非对称 顺时针 沿位置 内腔 蜗舌 递增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5MW等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蜗壳,是针对现有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蜗壳品种单一、流量较小、蜗管出口处流量分布不均匀的现状所提出的,其按功能划分为进气段和蜗管,进气段和蜗管内腔相交部位形成深蜗舌结构;蜗管的子午剖面型线为非对称圆形型线和非对称椭圆形型线,并以子午剖面A为基准,顺时针将剖面依次定义为子午剖面B至J,且沿位置角θ的递增方向子午剖面的截面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向心透平蜗壳的性能良好,流动损失小,可在变工况条件下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且便于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5MW等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蜗壳。
背景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在核能发电、船舶动力系统、工业废热发电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向心透平是影响机组效率的核心设备,蜗壳是向心透平重要的组成部件,性能良好的蜗壳,可使超临界二氧化碳以合适的角度和速度均匀地流入喷嘴,提高向心透平效率,减小工质对喷嘴叶片的冲击,延长向心透平的使用寿命,因此蜗壳型线至关重要。目前应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蜗壳品种单一,多用于2MW功率等级以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蜗壳适宜的流量较小,一般低于25kg/s,且蜗管出口处流量分布不均匀。因此研发设计一种适用于5MW等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蜗壳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且随着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的成熟与功率等级的提升,该蜗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5MW等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蜗壳,该向心透平蜗壳的性能良好,流动损失小,变工况条件下总压损失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用于5MW等级超临界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蜗壳,按其功能划分依次为进气段和蜗管,且蜗管外缘呈螺旋线型,所述进气段包括上下设置的进气段上截线和进气段下截线,所述进气段上截线和进气段下截线分别与水平安装线的夹角α均≤3°,进气段和蜗管内腔相交部位形成蜗舌结构,且进气段和蜗管内腔相交部位形成的蜗舌位置角β<45°,蜗舌部位的圆角半径r为5mm;蜗管的子午剖面型线为非对称圆形型线和非对称椭圆形型线,并以子午剖面A为基准,顺时针将剖面依次定义为子午剖面B、子午剖面C、子午剖面D、子午剖面E、子午剖面F、子午剖面G、子午剖面H、子午剖面I和子午剖面J,所述子午剖面A、子午剖面B、子午剖面C、子午剖面D、子午剖面E、子午剖面F和子午剖面G的位置角θ的变化范围为90°~360°,且在该位置角θ变化范围内的子午剖面为非对称圆形型线,圆形中心到蜗壳中心线的距离y的变化范围为256.7~295.6mm,圆形半径Rc的变化范围在34.2~73.1mm;子午剖面H、子午剖面I和子午剖面J的位置角θ的变化范围为11.25°~45°,且在该位置角θ变化范围内的子午剖面为非对称椭圆形型线,椭圆形中心到蜗壳中心线的距离y′的变化范围为232.11~245.9mm,椭圆形的长半轴长度LR的变化范围为14~24mm,椭圆形的短半轴长度SR的变化范围为9.61~23.4mm,且沿位置角θ的递增方向子午剖面的截面积逐渐增大,喷嘴环外径d为445mm。
优选地,所述进气段上截线和进气段下截线分别与水平安装线的夹角α均为3°,蜗舌部位所在的位置角β为39°,所述蜗管在子午剖面A的位置角θ为360°,圆形中心到蜗壳中心线的距离y为295.6mm,圆形半径Rc为73.1mm。
优选地,所述进气段上截线和进气段下截线分别与水平安装线的夹角α均为3°,蜗舌部位所在的位置角β为39°,所述蜗管在子午剖面B的位置角θ为315°,圆形中心到蜗壳中心线的距离y为290.3mm,圆形半径Rc为67.8mm。
优选地,所述进气段上截线和进气段下截线分别与水平安装线的夹角α均为3°,蜗舌部位所在的位置角β为39°,所述蜗管在子午剖面C的位置角θ为270°,圆形中心到蜗壳中心线的距离y为284.7mm,圆形半径Rc为62.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0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截面喷嘴环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汽轮机轴封系统及其疏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