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瓶减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3426.5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7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徐照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灵力(云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22 |
代理公司: | 53205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玉存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二环西路***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腔体 吸液 减压阀 内腔 弹性连接件 引流瓶 导管插孔 左导管 插孔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内部连通 内腔底面 内腔连通 人工调节 凸台顶面 外壳固定 左右两侧 减压 阀本体 防倒吸 防堵塞 减压腔 密封盖 体内部 贯穿 顶面 卡缘 卡装 凸台 医疗器械 | ||
本实用新型引流瓶减压阀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防倒吸、防堵塞的引流瓶减压阀,无需人工调节减压,使用方便舒适;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引流瓶减压阀的阀本体包括减压腔体、外壳和弹性连接件,减压腔体上部中间设有吸液内腔,吸液内腔中间设有顶面低于吸液内腔顶面的凸台,减压腔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导管插孔及右导管插孔,减压腔体内部设有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左侧管道一端连通左导管插孔且另一端贯穿至凸台顶面并与吸液内腔连通,右侧管道一端连通右导管插孔且另一端贯穿至吸液内腔底面并与吸液内腔内部连通,弹性连接件密封盖装在减压腔体上部且其卡缘卡装在减压腔体上部外侧的卡槽内,外壳固定盖装在弹性连接件和减压腔体上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引流瓶减压阀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创口渗液吸收导管上用的减压阀。
背景技术
目前病人手术后,为了防止伤口发炎及交叉感染,需要对创面进行持续引流,及时吸出创面渗出物、分泌物,以减轻水肿、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吸收热及积液集聚;同时能够伤口内固定,伤口内固定是指通过伤口内的负压将伤口两边的肌肉进行收紧,加速吻合口、皮肤伤口的愈合,促进伤口血液循环,预防术后多种并发症。持续引流装置需要连接吸引导管对液体进行吸引, 然而现有的持续引流装置其负压值比较高,直接通过吸引导管对创口进行引流的话,一方面会引起创口疼痛,使病人不适;另一方面引流时间过短,引流效果不佳,创口恢复是一个缓慢过程,持续引流又需要增加额外的医疗支出。
与本实用新型最相近似的实现方案为CN207400956U ,一种吸引导管用减压阀,其原理是通过旋转外壳与减压腔体外壳之间通过螺纹旋转调节相对距离,进而调节压块对弹性腔体的压力,从而调节弹性腔体内液体的压力,达到减压效果。但是该结构缺陷也是无法避免的:1.不能防止倒吸,当负压引流装置内的负压用完时,这种结构就可能引起液体倒流,有将引流出来后的创面渗出物、分泌物重新倒流进创面的风险;2. 需要人工手动进行调节,引流速度不好控制;3. 在引流过程中,如果管路将创口里面的血凝块吸入,而血凝块在随管路流通到减压阀处时,由于弹性腔体受到挤压,管路变窄,容易引起血凝块堆积,从而堵塞管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防倒吸、防堵塞的引流瓶减压阀,无需人工调节减压,使用方便舒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引流瓶减压阀,包括阀本体、左侧吸引管和右侧吸引管,阀本体的内腔通过左侧吸引管与负压引流装置的高负压源相连接,阀本体的内腔通过右侧吸引管与创口渗液端相连接;
所述阀本体包括减压腔体、外壳和弹性连接件,减压腔体上部中间设有吸液内腔,吸液内腔的中间设有凸台且所述凸台的顶面低于吸液内腔的顶面,所述减压腔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导管插孔及右导管插孔,所述减压腔体内部设有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所述左侧管道一端连通左导管插孔且其另一端贯穿至凸台顶面并与吸液内腔连通,所述右侧管道一端连通右导管插孔且其另一端贯穿至吸液内腔底面并与吸液内腔内部连通,左侧吸引管配合密封插装在左导管插孔内,右侧吸引管配合密封插装在右导管插孔内,减压腔体的上部外侧设有卡槽,弹性连接件为盖帽式结构且其下端底部内侧设有卡缘,弹性连接件密封盖装在减压腔体上部且其卡缘卡装在减压腔体的卡槽内,所述外壳固定盖装在弹性连接件和减压腔体上部。
所述凸台的顶面低于吸液内腔的顶面1-3mm。
所述凸台的顶面低于吸液内腔的顶面2mm。
所述左侧管道和右侧管道均为L型管道,左侧管道的管道总长大于右侧管道的管道总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按压、夹持等手段调节流通管路孔径大小来调节负压,而本实用新型则是通过的高负压源对弹性连接件的的自吸作用逐步释放负压来实现对负压的调节;2、本实用新型中的双管流通道及凸台设计能实现防倒吸并防止管道堵塞。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灵力(云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灵力(云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34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内科引流瓶
- 下一篇:用于麻醉专用吸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