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3876.4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6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森井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森林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2 | 分类号: | B03C3/02;B03C3/41;B03C3/49;F24F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温剑;董庆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晕 放电 空气净化 装置 | ||
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由具有空气吸入口且包含由钛形成的上表面部的外壳主体、由形成在该外壳主体的上表面部的多个狭缝状孔部或格子状孔部的排气孔构成且厚度约为1.5mm的正电极、从该排气孔的周围的该上表面部向外壳主体的内部垂设的带正电的筒状集尘板、与该格子状正电极对抗的多个作为负电极的不锈钢制且其前端部与正电极相对的针状电极、以及接收直流低压电压而产生直流高压电压以向该多个针状电极施加直流高压电压的直流高压电流单元构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生离子风和臭氧的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涉及除菌、杀菌、除臭、集尘的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和臭氧以对垃圾等对象物进行杀菌和除臭的装置,以及在不同于配置对象物的其他空间进行电晕放电并将产生的离子和臭氧输送至对象物的空间的杀菌除臭装置。
然而,以往的电晕放电式的杀菌除臭装置虽能利用电晕放电来净化空气,但存在离子风弱且使灰尘带电以进行集尘的能力并不充分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217572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增强离子风且集尘效率高的具有充分的除菌、杀菌、除臭和集尘效果的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标而提供以下的杀菌、除臭、集尘用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杀菌、除臭、集尘用电晕放电空气净化装置是由
具有空气吸入口且包含由钛形成的上表面部的外壳主体、
由形成在该外壳主体的上表面部的多个狭缝状孔部或格子状孔部的排气孔构成且厚度约为1.5mm的正电极、
从该排气孔的周围的该上表面部向外壳主体的内部垂设的带正电的筒状集尘板、
与该格子状正电极对抗的多个作为负电极的不锈钢制且前端部与正电极相对的针状电极、
接收直流低压电压而产生直流高压电压以向该多个针状电极施加直流高压电压的直流高压电流单元构成的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
其中,向正电极和该多个针状电极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藉此在负电极和正电极之间形成电晕放电而产生臭氧和离子以形成朝向正电极的负离子风,周围的空气在外壳主体内被卷向该排气孔,使空气中含有的细微的粉尘附着于带正电的集尘板以进行杀菌、除臭和集尘。
实用新型效果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杀菌、除臭、集尘用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能够例如施加7KV-8KV的高电压以在狭缝状的钛制正电极和针状电极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和臭氧而形成朝向正电极的强负离子风,通过配置在排气孔周围的带正电的筒状的集成板高效地对带负电的离子进行集尘,并高效地将离子流导向排气孔以进行杀菌和除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2示出具有由多个狭缝状孔部或格子状孔部的排气孔构成的正电极的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外壳主体的上表面部。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晕放电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配置在外壳主体内部的用于在上表面设置针状电极的针状电极安装板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森林井有限公司,未经森林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3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餐盘槽的儿童餐椅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台脚固定的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