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撞缓冲磁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7480.7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5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石沛林;蒋军锡;张亮;周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底座 缓冲垫圈 前挡板 磁铁 套筒 磁性装置 汽车防撞 限位柱 缓冲 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 汽车安全性 环形磁铁 人员安全 同极相斥 轴孔配合 减小 上套 位孔 位柱 车身 乘车 传递 吸收 汽车 力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缓冲磁性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和前挡板,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限位柱,所述前挡板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有限位孔与限位柱为轴孔配合,限位柱上套有三个环形磁铁和一个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夹在磁铁和套筒中间。当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巨大的冲击使前挡板在朝安装底座方向有一个冲击力,此冲击力先经缓冲垫圈分散后传给了磁铁,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原理极大地减小了压力,再传递到车身上力量已被吸收了一大部分,故该种汽车防撞缓冲磁性装置有效保证了乘车人员安全,提高了汽车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撞缓冲磁性装置,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的多数汽车尤其是微型车、小型车只配备有装置梁,而缺少有效缓冲装置,以至于交通事故中汽车碰撞产生的能量无法被及时的吸收掉,威胁到驾驶人和乘客的安全。
为了有效提高汽车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缓冲磁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汽车防撞缓冲磁性装置。当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巨大的冲击使前挡板在朝安装底座方向有一个冲击力,此冲击力先经缓冲垫圈分散后传给了磁铁,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原理极大地减小了压力,再传递到车身上力量已被吸收了一大部分,故保证了乘车人员安全,有效提高了汽车安全性。缓冲垫圈起到了吸收部分能量,避免因应力集中而使磁铁受破坏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撞缓冲磁性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和前挡板,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限位柱,所述前挡板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设有限位孔与限位柱为轴孔配合,限位柱上套有三个环形磁铁和一个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夹在磁铁和套筒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后底座为长方形钢板件,其上钻有通孔可用螺栓固定在车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柱上磁铁个数为三个,每个磁铁有两极,相邻两磁铁空有一定间隔,并且相邻两极为同性极,磁铁套在限位柱上,从而三个磁铁的圆心限定在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每块磁铁由稀土永磁材料制成,机械性能较好,不易碎,质量轻,汽车油耗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垫圈外缘半径比磁体半径稍大,使磁铁上应力较为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前挡板上设有螺栓通孔,采用螺栓连接在汽车防撞钢梁上。
与现有的汽车钢梁缓冲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磁铁的同性相斥原理产生斥力,斥力与汽车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方向相反,因此极大地减小了冲击,只有小部分冲击传到了车身中,并且该种用于汽车的防撞缓冲磁性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汽车防撞磁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磁铁的正视图和俯视图。
图中:1、安装底座,2、限位柱,3、磁铁,4、缓冲垫圈,5、套筒,6、限位孔,7、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防撞缓冲磁性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和前挡板7,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限位柱2,所述前挡板7上设有套筒5,所述套筒5设有限位孔6与限位柱2为轴孔配合,限位柱2上套有三个磁铁3和一个缓冲垫圈4,所述缓冲垫圈4夹在磁铁3和套筒5中间。安装底座1通过螺栓和车架连接在一块,前挡板7通过螺栓与汽车防撞梁连接到一块,由此固定了安装底座1和前挡板7的位置,使磁铁3可在限位柱2上移动而无法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7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前保险杠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防撞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