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8100.1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魏宏伟;李栋宝;刘星;楚振宇;赵春燕;柴淑颖;徐国杰;赵大伟;王潘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2 | 分类号: | H01F27/12;H01F27/22 |
代理公司: | 13121 保定市燕赵恒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葶葶 |
地址: | 071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水平部 油浸式变压器 出油口 过油管 进油口 散热片 折形 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 散热结构 散热效率 装置结构 出油端 进油端 竖直部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结构,包括若干组散热片,每组散热片均包含有过油管路,过油管路的一端为进油口,另一端为出油口,每个所述进油口均连接在折形连接管的水平部上,折形连接管的竖直部与变压器的出油端相连;每个所述出油口均分别与“Z”形连接管的第一水平部连接,“Z”形连接管的第二水平部与变压器的进油端相连。该装置结构简单,装配便捷,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为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的结构。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运行时会伴随产生热量,这些热量需要及时散发掉,否则形成过热现象后会降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引发事故。通常情况下会采用在变压器上安装一组或者多组散热片来辅助加速散热,散热片在安装时,可以将每组散热片分别直接安装在变压器箱壁上,该种安装方式多用于小型变压器上,该种安装方式下,变压器热油能够直接进入到散热片并分别从每个散热片流流出,变压器内不会产生局部温差不一致的现象,但是该种安装方式下,散热片的进油口位置相对较低而出油口位置相对较高,导致热油在散热片内的流程较短,流经散热片进出油口的油温差低,导致整体的散热效率低;另外,还可以通过将分散的多组散热片上下两端的进出油管路分别加装一条总的集流管,然后将集流管连接在变压器上,该种安装方式多用于大型的变压器上,但是该种安装方式,由于散热片组整体较大,装配起来难度较大,并且上下两个集油管的结构会降低散热结构的油速,降低整体结构的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结构,该装置结构简单,装配便捷,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散热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结构,包括若干组散热片,每组散热片均包含有过油管路,过油管路的一端为进油口,另一端为出油口,每个所述进油口均连接在折形连接管的水平部上,折形连接管的竖直部与变压器的出油端相连;每个所述出油口均分别与“Z”形连接管的第一水平部连接,“Z”形连接管的第二水平部与变压器的进油端相连。
优选的,各所述进油口连接在一条总的集油管上,所述集油管的出口端连接在一个所述折形连接管的水平部上。
优选的,所述集油管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变压器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结构的进油口通过一条总的集油管路与变压器相连,而下端则是分别通过每个出油口进入到变压器内部,这样在散热结构中经过冷却的变压器油能够分散进入到变压器内部进行下一次的降温工作,不会产生局部的冷热温差明显的现象;散热结构的进油口连接在集油管上,集油管通过折形连接管安装在变压器的出油端上,这样在能够通过折形连接管的竖直部将散热结构竖直方向上提高,提升散热结构的散热中心,散热结构的出油口通过“Z”形连接管与变压器的进油端相连,这样能够拉大散热结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增加散热结构的散热效率,并且能够为变压器预留风机安装口,不会影响其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电气工业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8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外置散热设备
- 下一篇:多相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