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强制循环泵腔室注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8322.3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6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路涛;刘建超;李心亮;葛占雨;陈玉河;彭广仁;何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5/34 | 分类号: | F22D5/34 |
代理公司: | 12104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孔珍 |
地址: | 30017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管道 充水管道 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 强制循环泵 常闭阀 输入端 充水 腔室 注水 锅炉 漏电 安全事故 安全运行 充水系统 锅炉循环 室内电机 注水系统 常开阀 电动阀 进入腔 冷却器 冷却水 逆止阀 循环泵 注水泵 并联 发电机 吹管 点位 合流 两路 炉水 酸洗 无盐 调试 保证 机组 室内 水源 环节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锅炉强制循环泵腔室注水系统,包括充水模块和辅助注水模块,充水模块包括高压充水管道,高压充水管道的输出端分成两路并分别与锅炉循环泵的腔室和冷却器相连,辅助注水模块包括两个相互并联的注水管道,注水管道的输入端与无盐水源相连,两根注水管道合流后的输出端与高压充水管道相连且连接点位于常闭阀二和常开阀之间,注水管道由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有常闭阀三、注水泵、电动阀和逆止阀一。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充水系统进行改进,保证了锅炉强制循环泵腔室内电机冷却水的压力,从而避免了安装、酸洗和吹管时等机组运行初期的调试环节中品质较差的炉水进入腔室内引发电机漏电等安全事故的情况,保证了循环泵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水循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强制循环泵腔室注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炉水循环泵在电站锅炉的使用越加广泛,设备制造厂家主要针对机组运行中如何保护炉水循环泵进行设计,而未对机组安装试运初期的炉水循环泵进行性针对性的安全设计。在安装、酸洗和吹管时等机组运行初期的调试环节中,炉水的品质较差,比如锅炉酸洗时炉水中含有大量离子,若炉水漏入炉水循环泵腔室内,则增加了腔室内电机冷却水的导电性能从而容易引发电机漏电等安全事故,影响循环泵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锅炉强制循环泵腔室注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强制循环泵腔室注水系统,包括充水模块和辅助注水模块,充水模块包括高压充水管道,高压充水管道由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有常闭阀一、弹簧止回阀一、常闭阀二、常开阀一、弹簧止回阀二,高压充水管道的输出端分成两路并分别与锅炉循环泵的腔室和冷却器相连,高压充水管道位于常闭阀二和常开阀之间设有压力检测支路且支路端部设有压力表,压力检测支路上设有常开阀二和常开阀三,
辅助注水模块包括两个相互并联的注水管道,注水管道的输入端与无盐水源相连,两根注水管道合流后的输出端与高压充水管道相连且连接点位于常闭阀二和常开阀之间,注水管道由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设有常闭阀三、注水泵、电动阀和逆止阀一。
优选的,辅助注水模块设有互为备用的两套电源。
优选的,高压充水管道位于弹簧止回阀二输出端设有第一疏水排污支路,第一疏水排污支路与第一疏水管相连,第一疏水排污支路上设有常闭阀四和常闭阀五。
优选的,高压充水管道位于弹簧止回阀一和常闭阀二之间设有常闭阀六,高压充水管道位于常闭阀六和常闭阀二之间设有第二疏水排污支路,第二疏水排污支路与第二疏水管相连,第二疏水排污支路上设有常闭阀七。
优选的,注水管道并联有注水旁路,注水旁路上由输入端到输出端依次设有常闭阀八和逆止阀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充水系统进行改进,保证了锅炉强制循环泵腔室内电机冷却水的压力,从而避免了安装、酸洗和吹管时等机组运行初期的调试环节中品质较差的炉水进入腔室内引发电机漏电等安全事故的情况,保证了循环泵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压充水管道;2-常闭阀一;3-弹簧止回阀一;4-常闭阀二;5-常开阀一;6-弹簧止回阀二;7-腔室;8-冷却器;9-常开阀二;10-常开阀三;11-压力表;12-常闭阀四;13-常闭阀五;14-第一疏水管;15-常闭阀六;16-常闭阀七;17-第二疏水管;18-常闭阀三;19-注水泵;20-电动阀;21-逆止阀一;22-常闭阀八;23-逆止阀二;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8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用给水预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补水功能的WGGH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