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座椅靠背联动的坐垫上下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8664.5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9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陈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4 | 分类号: | B60N2/04;B60N2/22 |
代理公司: | 31224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伴<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机构 坐垫 本实用新型 边侧板 靠背 上下调节机构 旋转运动过程 收纳 换向连杆 空间布局 下沉运动 左右两侧 座椅骨架 座椅靠背 二连杆 四连杆 五连杆 分置 联动 两套 分设 座椅 替换 转换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与座椅靠背联动的坐垫上下调节机构,包括靠背、坐垫、连杆机构和基座,靠背的往前旋转运动过程中通过连杆机构转换为坐垫的下沉运动。连杆机构为两套,分设在座椅的左右两侧,其每套连杆机构包括第一、二、三、四、五连杆,其中第一、二连杆位基座中的边侧板内侧,第三、四连杆位于基座中的边侧板外侧。本实用新型采用内外分置的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来替换现有技术中的换向连杆,从而将收纳连杆机构分布于座椅骨架内外两侧,实现了空间布局的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座椅靠背联动的坐垫上下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汽车后排座椅,客户通常希望能够在使用者不需要后排座椅时通过将靠背向前翻转到坐垫上方以获得额外的装载空间。部分后排座椅,靠背放倒中会和坐垫干涉而无法放平。此时需要增加收纳机构来实现靠背放倒过程中的坐垫下沉,以实现完全翻平,从而获取最大的装载空间及良好的外观表现。
目前市场上的收纳机构大部分是如图1所示的带香蕉形连杆的四连杆机构,其驱动点2位于靠背旋转中心3的上端,香蕉杆4被靠背1驱动往前运动,带动前连杆6绕铰接点5和7向前向下运动,坐垫下沉。其结构简洁,但在整椅级别的外观表现较差。
少部分收纳机构采用的是六连杆机构,如图2所示的座椅前排骨架(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957917U),驱动点10位于靠背旋转点9下端,靠背8前翻时,连杆11通过铰接点15带动换向连杆13绕铰接点14旋转时,换向连杆13通过铰接点12驱动连杆16向前运动,连杆16通过铰接点17带动连杆18绕铰接点17向前和向下运动,实现坐垫下沉。
相较于四连杆收纳机构,此类六连杆收纳机构具有更佳的整椅级别的外观表现,但是同样存在如下问题:
1)六连杆收纳机构集中在座椅内侧,占据座椅内侧空间较多。
2)地锁偏置大。
3)六连杆收纳机构后端连杆运动幅度过大,后端会顶出座椅靠背限制面,使车内空间减少。
4)六连杆收纳机构中的换向连杆竖置,导致在靠背舒适性调节范围内,坐垫运动幅度偏大,影响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六连杆收纳机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与座椅靠背联动的坐垫上下调节机构。该与座椅靠背联动的坐垫上下调节机构能优化连杆布局,改善六连杆收纳机构空间表现,保证六连杆收纳机构运动范围不超出座椅后限制面,提升整椅级别的外观表现;降低六连杆收纳机构对靠背角度舒适性调节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与座椅靠背联动的坐垫上下调节机构,包括靠背、坐垫、连杆机构和基座,所述靠背和坐垫铰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安装在车底板上,所述靠背的往前旋转运动,通过所述连杆机构转换为坐垫的下沉运动;所述连杆机构为两套,分设在所述座椅的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每套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其中每套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位于所述基座中的边侧板的内侧,每套连杆机构中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位于所述基座中的边侧板的外侧;每套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靠背中的边侧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并铰接在所述基座中的边侧板上,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基座铰接;所述坐垫安装在所述两套连杆机构中的第四连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靠背中的边侧板铰接点位置低于所述靠背与所述基座的铰接点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基本上呈一条直线布置,且在所述靠背呈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呈基本横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8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固定连接构件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水平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