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用升降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9141.2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7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勇;梁斯仁;彭实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8;F16M11/38 |
代理公司: | 11548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30095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升降支撑装置 减震机构 两端焊接 机械自动化 下表面 限位杆 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 限位支撑脚 震动 弹性势能 动能转化 减震作用 限位套筒 上表面 气囊 底端 焊接 消耗 支撑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用升降支撑装置,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第二支撑板、减震机构和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焊接有第一限位杆,第三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焊接有与第一限位杆相对应的限位套筒,第一支撑板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焊接有与第一支撑板相对应的限位支撑脚;在升降支撑装置上设置了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上的气囊和减震器可以将接收到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从而对震动产生的能量进行消耗,从而起到减震作用,防止升降支撑装置由于支撑机械的不断震动而导致其结构发生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用升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而机械自动化就是机器或者装置通过机械方式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的过程。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132903U)公开了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用升降平台,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一组机架,机架底部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机架上开设有轨道槽,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顶端分别通过销钉活动连接到支撑平台的底部。
然而该升降平台由于缺少相应的减震机构,导致升降平台在使用时很容易由于支撑机械的不断震动而导致其结构发生损坏,影响用户对升降平台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用升降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自动化生产用升降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板、减震机构和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焊接有第一限位杆,第三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焊接有与第一限位杆相对应的限位套筒,第一支撑板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下表面两端焊接有与第一支撑板相对应的限位支撑脚,第三支撑板的上表面焊接有限位滑轨,限位滑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安装座,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的连接处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第三支撑板的上表面一端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与第三支撑板的连接处焊接有第一支架,液压缸与限位滑块的连接处焊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第五支撑板,第五支撑板通过两端的第一螺丝钉固定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五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与第五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气囊,气囊的前表面设置有充气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囊的材质为橡胶,气囊的底端与第五支撑板通过胶水粘合连接,第五支撑板的上表面两端设置有减震器,减震器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减震器的内部填充有与缓冲板相对应的液压油,缓冲板上开设有与液压油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减震器的上方设置有第六支撑板,第六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六支撑板与缓冲板的连接处焊接有第三限位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六支撑板与减震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的顶端与第六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弹簧的底端与减震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板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三减震弹簧,第三减震弹簧的底端与减震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滑轨上设置有与限位滑块相对应的润滑块,润滑块为海绵块,润滑块与限位滑轨通过胶水粘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与限位支撑脚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弹簧,第一限位弹簧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弹簧的底端与限位支撑脚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9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液伺服测试设备的隔振装置
- 下一篇:采血器试管清洗硅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