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00MW以上空冷机组双背压和热泵联合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9752.7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44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麦东道;贾会超;李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2/02 | 分类号: | F24D12/02 |
代理公司: | 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背压凝汽器 热泵机组 进水口连接 小汽轮机 出水口 热泵 供热系统 采暖供水管道 采暖回水管道 联合供热系统 能源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 高品位蒸汽 冷却水余热 机组 采暖回水 抽汽供热 低位热源 乏汽余热 高低配置 空冷机组 驱动热源 梯级加热 一级加热 运行调节 低压缸 凝汽器 乏汽 辅机 两路 母管 排汽 前置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300MW以上空冷机组双背压和热泵联合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包括高背压凝汽器、热泵机组、1#机组、2#机组和小汽轮机,采暖回水管道通过管路与高背压凝汽器的进水口连接,采暖回水在高背压凝汽器内进行一级加热;高背压凝汽器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热泵机组的进水口连接,热泵机组的出水口连接采暖供水管道;热泵机组的驱动热源为抽汽供热母管上的高品位蒸汽或小汽轮机排汽。通过对两个低压缸背压的高低配置合理设计,13kPa正常背压的乏汽余热或辅机冷却水余热作为热泵低位热源,35KPa乏汽分成两路,一路给高背压凝汽器,一路给前置凝汽器,运行调节灵活,梯级加热,能源利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品位工业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300MW以上空冷机组双背压和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空冷机组高背压循环水供热节能技术,即空冷机组的“直接利用原有高背压”供热技术,是在不改变空冷岛现状,增设水冷式高背压供热凝汽器。
在供热期,提高汽轮机的背压,利用水冷凝汽器回收汽轮机排汽的余热进行一级加热和机组抽汽进行二次加热,满足热网供水温度要求,实现机组冷源损失为零,并提高采暖供热能力;在非供热期,切换到空冷岛进行纯凝工况运行。
随着清洁供暖工程的推进,现阶段出现的实际问题有:第一,往往位于北方地区中小城市郊区的300MW及以上等级火电纯凝机组需要进行供热改造。而中小城市供热面积规模有限,不能充分回收空冷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后的乏汽热量,对机组供热经济性有很大影响;第二,现有的具有两个低压缸的300MW及以上等级的空冷机组冷端余热量大,而电厂接带的供热面积有限,不能利用全部余热,导致机组热效率低,影响电厂收益;第三,现有的空冷机组辅机冷却水余热,由于品位较低,难以直接利用。
通过对其中一台机组两个低压缸背压的高低配置设计,合理设置热泵加热流程进行余热利用,增大系统供热能力的同时尽量提高发电能力,能源梯级利用效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300MW以上空冷机组双背压和热泵联合供热系统,要解决现阶段300MW及以上等级空冷机组低品位热量无法直接利用、能源利用率低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方面300MW以上空冷机组双背压和热泵联合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包括高背压凝汽器9、热泵机组5、1#机组1、2#机组2和小汽轮机3,采暖回水管道通过管路与高背压凝汽器9的进水口连接,采暖回水在高背压凝汽器9内进行一级加热;
高背压凝汽器9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热泵机组5的进水口连接,热泵机组5的出水口连接采暖供水管道;热泵机组5的驱动热源为抽汽供热母管16上的高品位蒸汽或小汽轮机3排汽。
进一步,热泵机组5的出水口与采暖供水管道之间还设置有尖峰加热器13。
进一步,300MW及以上等级空冷机组有两个低压缸,一个低压缸的背压为为13kPa,另一个低压缸的背压为13kPa-35kPa(可调)。
进一步,高背压凝汽器9进水口处的管路与高背压凝汽器9出水口处的管路之间设置有第一旁通管;第一旁通管上还设置有第一旁通阀7。
进一步,高背压凝汽器9的热源是1#机组1 35kPa乏汽。
进一步,热泵机组5包括前置凝汽器10与吸收式热泵11;高背压凝汽器9出水口通过管路与热泵机组5内前置凝汽器10的进水口连接,采暖回水在前置凝汽器10内进行二级加热;前置凝汽器10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吸收式热泵11的进水口连接,采暖回水在吸收式热泵11内进行三级加热;
吸收式热泵11的低位热源是2#机组2的13kPa乏汽余热,驱动热源为抽汽供热母管16上的高品位蒸汽或者小汽轮机3排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9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对流式电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