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椭圆柱的异形模板及其模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9763.5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2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罗岗;史自卫;唐馨庭;王自伟;骆建坡;苏振华;苏李渊;刘宇栋;熊正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11004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丹;王灵灵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接板 交接部 圆弧部 水平连接 弯曲弧度 依次连接 异形模板 圆弧形板 椭圆柱 多节 交接 建筑施工领域 本实用新型 侧边焊接 侧连接板 成型效果 结构受力 模板系统 上连接板 竖直连接 下连接板 现场拼装 圆弧部位 矩形板 木模板 圆弧板 圆心角 下沿 植筋 保证 | ||
1.用于椭圆柱的异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部(1.1)和交接部(1.2);
所述圆弧部由多节圆弧节上下依次连接而成,单节所述圆弧节包括圆弧形板、水平连接在圆弧形板一侧上沿的第一上连接板、水平连接在圆弧形板一侧下沿的第一下连接板及竖直连接在圆弧形板两侧沿的第一侧连接板;两所述第一侧连接板之间的中部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加强肋板;
所述第一上连接板、第一下连接板及第一侧连接板上均间隔开设有螺栓连接孔;
所述交接部由多节交接节上下依次连接而成,所述交接节包括交接板、水平连接在交接板一侧上沿的第二上连接板、水平连接在交接板一侧下沿的第二下连接板、竖直连接在交接板两侧沿的第二侧连接板;所述交接板包括侧边焊接连接的矩形板段和圆弧形板段;所述第二侧连接板包括连接在所述矩形板段侧沿的矩形板段第二侧连接板和连接在所述圆弧形板段侧沿的圆弧形板段第二侧连接板;两所述第二侧连接板之间的中部连接有水平的第二加强肋板;
所述第二上连接板、第二下连接板及圆弧形板段第二侧连接板上均间隔开设有螺栓连接孔;
所述圆弧部的一侧的第一侧连接板与交接部的圆弧形板段第二侧连接板对应螺栓连接;
所述圆弧部的弯曲弧度与所述交接部的圆弧板段的弯曲弧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椭圆柱的异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接部的圆弧形板段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椭圆柱的异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接部的矩形板段的第二上连接板与第二下连接板之间连接有一对背向设置的通长的第一槽钢加强肋(5),一对所述第一槽钢加强肋之间留有空隙。
4.应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椭圆柱的异形模板的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裹椭圆柱的勺形钢模板(1)、直线形钢模板(2)和半圆形钢模板(3),以及沿椭圆柱长轴方向设置夹持在勺形钢模板、直线形钢模板和半圆形钢模板两侧的夹持背楞(4);
所述勺形钢模板(1)为一对,圆弧朝内对称设置,其交接部的矩形板段水平朝外设置;
所述直线形钢模板(2)为对称设置的完整的两块,每块所述直线形钢模板(2)的两侧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三侧连接板;所述第三侧连接板上间隔开设有螺栓连接孔;所述直线形钢模板(2)的外侧面间隔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通长的第二槽钢加强肋(6);
两块所述直线形钢模板(2)的一侧的第三侧连接板分别与两所述勺形钢模板(1)的圆弧部的另一侧的第一侧连接板螺栓连接;
所述半圆形钢模板(3)由多节半圆形节板上下依次连接而成,单节所述半圆形节板的一侧的顶沿水平连接有第三上连接板,一侧的底沿水平连接有第三下连接板,两侧沿竖直连接有第四侧连接板;
所述第三上连接板、第三下连接板及第四侧连接板上均间隔开设有螺栓连接孔;
所述半圆形钢模板(3)的两侧的第四侧连接板分别与两直线形钢模板(2)的另一侧的第三侧连接板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背楞(4)水平向设置、并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两侧的夹持背楞(4)之间通过高强对拉螺栓(7)对拉连接,所述高强对拉螺栓沿水平向间隔设置,并高强对拉螺栓的两端垫有垫片、并通过螺母紧固;
其中对拉连接在勺形钢模板(1)的交接部的矩形板段的高强对拉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槽钢加强肋之间留有的空隙,并高强对拉螺栓上在第一槽钢加强肋外侧边处垫有垫片、并通过螺母紧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形钢模板(1)的弧度与半圆形钢模板(3)的弧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97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柱模板的柱箍结构
- 下一篇:两用式柱模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