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和鞋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0124.0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8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春之家(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7/32 | 分类号: | A43B7/32;A43B13/18;A43B7/14;A43B13/20 |
代理公司: | 35212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晓琴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封盖 缓冲 足部 减震 本实用新型 空气缓冲腔 缓冲作用 人体脚掌 双重减震 鞋底本体 支撑平衡 助力作用 反弹力 缓冲点 足弓部 动能 省力 受力 负重 反弹 均衡 受损 体力 封闭 转化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和鞋子,在鞋底本体设计所述第一敞口腔、第二敞口腔、第三敞口腔,然后在各个敞口腔内对应设置有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并分别对应用第一封盖、第二封盖以及第三封盖封闭,从而形成三个缓冲点,其中各个弹性体起缓冲反弹的作用,另外各个敞口腔和封盖还形成空气缓冲腔,从而形成双重缓冲作用,对应人体脚掌的三个发力区,受力更均衡,从而在人体进行运动时,更好的加强了足弓部功能,减震缓冲,支撑平衡林,并将反弹力转化为动能,起助力作用,节省人体的体力,从而有效的降低足部的负重,避免足部受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和鞋子,特别是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和鞋子。
背景技术
足弓的形态不仅影响我们的运动状态,还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过分的运动量或背负重量突然增、不适宜的鞋类会导致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最常见症状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压痛点常在足底近足跟处,有时压痛较剧烈,且持续存在。由于超负荷压力的长期作用,造成足底筋膜的急性或慢性损伤,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原因是经常长时间走路包括登山健身、徒步旅行、逛商店、跑步等活动,连续几天,就很容易引起足底的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
人体在进行跑步、走路等活动时的着力点在前脚掌或全脚掌,跑步的发力点在前脚掌或脚尖。从着力到发力瞬间很短,触地时间越短越好。
而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选择减震的鞋底。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减震的鞋底。但是,这些鞋底还不够科学,并没有很好的根据脚掌的发力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得受力不平衡,不能很好的在人体运动时,对脚的发力与受力点位置进行针对性的减震、省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和鞋子,在后脚跟、前脚掌的内侧和外侧三点设计减震腔和弹性体,对应人体运动时的发力与受力点进行减震,并达到更优的省力效果,保护足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省力、双重减震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还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三弹性体、第一封盖、第二封盖以及第三封盖;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靠近前脚掌的外侧发力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敞口腔;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靠近前脚掌的内侧发力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敞口腔;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部位于后跟发力区的位置还设置有第三敞口腔;
所述第一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一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一封盖封住所述第一敞口腔,且所述第一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一封盖,所述第一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一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
所述第二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二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二封盖封住所述第二敞口腔,且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二封盖,所述第二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二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
所述第三弹性体置于所述第三敞口腔内,并用所述第三封盖封住所述第三敞口腔,且所述第三弹性体的底端抵住所述第三封盖,所述第三弹性体的顶端抵住所述第三敞口腔的顶部内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敞口腔位于所述第一敞口腔的侧后方,离后跟更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敞口腔和所述第一敞口腔之间朝向后跟的间距为 8~1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敞口腔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敞口腔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弹性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三敞口腔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敞口腔的深度为6~10mm,宽为25~4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敞口腔的深度为6~10mm,宽为25~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春之家(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青春之家(福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0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透气的劳保鞋
- 下一篇:EVA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