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通信协议的电磁阀锁和指纹密码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0665.3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5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举;赵飞;卢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邦融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52 | 分类号: | E05B65/52;E05G1/02;G07C9/00;H03K17/56 |
代理公司: | 32346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龙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锁 主控芯片 本实用新型 指纹密码锁 按键模块 单片机 根数据 指纹头 自动化技术领域 外部控制电路 数据连接线 模块采集 数据解析 通信协议 外壳内部 线圈连接 新型电磁 发送线 接收线 开关管 数据发 阀锁 胶封 解析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通信协议的电磁阀锁和指纹密码锁,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电磁阀锁安全性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单片机、开关管和电磁阀锁线圈连接集成在一个电路上,胶封在电磁阀锁外壳内部,通过一根数据接收线和一根数据发送线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一种指纹密码锁将按键模块、指纹头模块、主控芯片和新型电磁阀锁模块相结合,通过按键模块和指纹头模块采集数据发送到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判断后通过数据连接线发送数据到单片机解析,如果数据解析后正确则电磁阀锁打开,如果数据有错,电磁阀锁不工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磁阀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通信协议的电磁阀锁和指纹密码锁。
背景技术
电磁阀锁的设计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电磁线圈会产生强大的吸力,将线圈中心的锁舌按照一定的方向移动。当线圈掉电电磁力消失,复位弹簧将锁舌回弹到原位置。
近几年指纹锁、指纹保险箱、人脸保险箱的销量一直在增加,在销量增加的同时,其中的问题也慢慢的显现出来。这些厂家使用的被控装置普遍是电磁阀锁,而控制电磁阀锁线圈的电路部分很简单,大多是通过控制MOS管或者三极管的开通或者关闭,进而控制线圈是否通电,如果线圈通电则门锁打开。若有人撬开外壳直接给线圈通电也是可以开锁的。这就大大降低了锁的安全性,也失去了锁的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机动车无线遥控防盗电路锁,申请号CN200820043438.8,公开日2008 年11月19日,公开了一种机动车无线遥控防盗电路锁。本实用新型是一款采用无线遥控方式启动的防盗电路开关锁装置,以串联的形式连接在机动车启动电路等可以导致不能启动机动车的电路中,通过配套的遥控器和接收器,与接收器连接的控制指令产生电路、电子开关和电磁阀锁,采取人为制造线路断路故障的方法,使机动车无法正常点火。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电子锁及其开关控制电路,申请号CN201621047442.2,公开日2017 年04月19日,公开了一种电子锁及其开关控制电路,提供了一种电子锁及其开关控制电路,由主控模块对控制指令进行分析和处理,并输出开锁信号;由电磁阀控制模块根据开锁信号为所述电磁阀供电,以使电磁阀在检测到外部的按压操作时闭合,在电子锁的蓝牙模块失效或者蓝牙控制终端的网络信号差的情况下,还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和监控服务器输出控制指令去控制电子锁的打开。
结合现有的发明以及现有的技术水平,均为在电磁阀锁的外部增加一个驱动模块对电磁阀锁进行控制,且驱动开锁的方式单一,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的电磁阀锁主要是通过控制MOS管或者三极管的开通或者关闭,进而控制线圈是否通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通信协议的电磁阀锁和指纹密码锁,在电磁阀锁电路引出数据连接线接收数据,根据接收的数据解析后的结果控制电磁阀锁的打开和关闭,保证了门锁的安全性。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通信协议的电磁阀锁,电磁阀锁电路中包括电磁阀锁线圈和控制驱动模块;电磁阀锁线圈与控制驱动模块连接,电磁阀锁电路通过一根数据接收线和一根数据发送线与外部控制电路进行通信,接收数据后进行解析,从而控制电磁阀锁的打开或者关闭。
更进一步的,控制驱动模块由单片机和开关管组成,单片机的P3.2数据端口与开关管驱动端连接。单片机接收数据解析后控制开关管的打开或关闭;当接收到的数据解析后正确,则开关管导通,反之开关管关断。
更进一步的,单片机的TXD串口与数据发送线相连,单片机的RXD串口与数据接收线相连。外部控制电路通过数据发送线和数据接收线与单片机通信,将数据发送到单片机进行解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邦融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邦融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0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紧装置及电气柜
- 下一篇:密码搭扣锁及应用该密码搭扣锁的旅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