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支撑的全肠外营养输液比重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1771.3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2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重仪 数据传输端口 显示器 无线信号收发装置 数据采集模块 本实用新型 处理器 无线信号收发 称重传感器 条码扫描枪 物联网技术 微处理器 不良事件 肠外营养 用药安全 储存器 电连接 嵌入式 条码 比对 加量 差错 调配 输液 码头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支撑的全肠外营养输液比重仪,包括比重仪和显示器,比重仪上集成了处理器,比重仪上集成了嵌入式的条码扫码头,比重仪上集成了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比重仪上集成了数据采集模块,比重仪的一侧开设有数据传输端口,数据传输端口通过导线与显示器的数据传输端口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比重仪上集成有处理器、手持条码扫描枪、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数据采集模块、称重传感器、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收发元件、储存器、导线和显示器,通过比对实际重量和标准重量,从而来判断TPN是否加量错误,进而达到避免调配差错导致的临床不良事件,保障用药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比重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支撑的全肠外营养输液比重仪。
背景技术
全肠外营养输液是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之一,由葡萄糖注射液、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多种组分按特定程序混合调配。TPN大多在PIVAS负责集中调配,由于组分较多,在调配时容易出现组分漏加入、加入量不足、过量加入或组分加错等差错,由于现有的比对方式是人工计算出每袋TPN的液体总量,根据经验评估TPN实际总量和标准总量是否不同,从而判断是否调配差错,现有方法的判断是经验性的,且计算过程耗费时间和人员精力,准确性并不可靠,因而在成品输液复核时不易检出,影响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支撑的全肠外营养输液比重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支撑的全肠外营养输液比重仪,包括比重仪和显示器,所述比重仪上集成了处理器,所述比重仪上集成了嵌入式的条码扫码头,所述比重仪上集成了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所述比重仪上集成了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比重仪的一侧开设有数据传输端口,所述数据传输端口通过导线与显示器的数据传输端口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输入端电连接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输入端还电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元件,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输入端还电连接有储存器。
优选的,所述比重仪是采用Windows的操作系统,所述比重仪内安装有PIVAS系统。
优选的,所述显示器为液晶触摸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嵌入式的条码扫码头的一端通过导线与比重仪的数据传输端口电连接,所述嵌入式的条码扫码头为一种激光嵌入式的条码扫码头。
优选的,所述无线信号收发装置采用KYL-808的一种无线信号收发装置。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采用MZ-1000型号的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器采用CAM的微处理器,所述称重传感器采用SRH-10的称重传感器,所述储存器采用Microchip-24LC04B-I/P的一种储存器。
优选的,所述导线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防潮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比重仪上集成有处理器、嵌入式的条码扫码头、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数据采集模块、称重传感器、微处理器、无线信号收发元件、储存器、导线和显示器,并且载入了PIVAS系统作用于辅助该套装置,能够用于TPN调配后自动核对其总量加入是否正确,通过无线信号收发元件已经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到PIVAS管理系统服务器,从而便于接收每日待检测的TPN医嘱信息,从而能够在显示器上进行操作,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个性化维护TPN涉及到的药品单个重量,同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能够自动计算出药品的总重,通过设置的嵌入式的条码扫码头,能够扫描每个药品上的条码,用于识别待检测的TPN、待检测的TPN实际重量来进行数据比对,通过比对实际重量和标准重量,从而来判断TPN是否加量错误,进而达到避免调配差错导致的临床不良事件,保障用药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17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结垢型密度计
- 下一篇:一种强吸湿性土的比重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