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2610.6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4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金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坤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谭丽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极管 输入连接器 继电器 针脚 电阻 本实用新型 输出连接器 自动转换器 负极 双电源 正极 生产制造成本 电气元器件 常闭触点 电路结构 工作功耗 正极连接 接地 第一端 备用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包括电阻R1‑R2、二极管D0‑D2、常用输入连接器P1、备用输入连接器P2、输出连接器P3和带有双常开常闭触点的继电器K1;所述常用输入连接器P1的第1针脚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0的负极、所述继电器K1的第2、8端连接;所述常用输入连接器P1的第2针脚、所述二极管D0的正极、所述继电器K1的第5、7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输出连接器P3的第2针脚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D2的负极依次分别与所述电阻R1‑R2的第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电气元器件种类、数量较少,电路结构精简,其自身具有较低的工作功耗,且生产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源自动切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器。
背景技术
双电源自动转换器是在常用电源突然断电时通过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自动连接到备用电源上,使我们的运作不至于停断,仍能继续工作;在常用电源恢复供电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常用电源工作。其能够实现无人自动化工作,广泛使用于要求负载不断电的场合。
目前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器电路结构复杂,所使用的元器件数量、种类繁多,使其自身的工作功耗及生产制造成本较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器,解决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器,包括电阻R1-R2、二极管D0-D2、常用输入连接器P1、备用输入连接器P2、输出连接器P3和带有双常开常闭触点的继电器K1;所述常用输入连接器P1的第1针脚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0的负极、所述继电器K1的第2、8端连接;所述常用输入连接器P1的第2针脚、所述二极管D0的正极、所述继电器K1的第5、7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均接地;所述输出连接器P3的第2针脚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D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D2的负极依次分别与所述电阻R1-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备用输入连接器P2的第2针脚、所述继电器K1的第6端连接;所述备用输入连接器P2的第1针脚与所述继电器K1的第3端连接;所述输出连接器P3的第1针脚与所述继电器K1的第4端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红色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常用电源工作状态。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极管D2为绿色发光二极管,用于指示备用电源工作状态。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二极管D0的型号为IN4007,为所述继电器K起续流保护作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继电器K1的型号为JQX-12F系列。
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述常用输入连接器P1提供的电压经过转化后为所述继电器K1提供工作电压。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电气元器件种类、数量较少,电路结构精简,其自身具有较低的工作功耗,且生产制造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坤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坤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2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