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化学反应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4797.3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5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开明 |
主分类号: | B25J21/02 | 分类号: | B25J21/02 |
代理公司: | 32365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曾涛 |
地址: | 730300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透明防护罩 出液通道 立板 导液槽 固定柱 排液管 支撑柱 轴承座 底端 底座 化学反应 本实用新型 可伸缩套管 防护手套 防护装置 紧固螺栓 一端连接 流动槽 上表面 实验用 废液 漏槽 伸入 外围 对立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化学反应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壳体、透明防护罩、平台、固定柱、轴承座、出液通道及排液管,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有一对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的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内部通过固定柱安装有透明防护罩,透明防护罩的内部底端通过轴承座安装有平台,平台上至少设有两块对立的立板,立板之间设有拖夹,拖夹之间设有反应容器,立板上设有紧固螺栓,平台上设有若干流动槽,平台外围设有废液漏槽,透明防护罩的底部设有倾斜的导液槽,导液槽与出液通道相连通,出液通道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下方,出液通道的底端与排液管的一端连接,壳体的两侧通过可伸缩套管设有伸入至透明防护罩内的防护手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用化学反应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用化学反应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难免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强酸、强碱以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如果没有很好的防护,这些物质可能会溅到人体皮肤或者眼睛里,再或者一些有害的气体会被吸入到鼻孔里,从而危害实验人员的健康;现有市场上的防护装置多为专业器具,通用性较差,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实验用化学反应防护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化学反应防护装置存在安全性能低以及不带有过滤废气的功能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实验用化学反应防护装置,包括底座、壳体、缓冲装置、透明防护罩、平台、加料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固定柱、轴承座、出液通道、排液管、废液排放池以及防护手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对支撑柱,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废液排放池,所述支撑柱的顶部的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固定柱安装有透明防护罩,所述壳体的内壁与透明防护罩的外壁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缓冲装置,所述透明防护罩的内部底端通过轴承座安装有平台,所述平台上至少设置有两块对立的立板,所述立板之间设置有拖夹,所述拖夹之间设置有反应容器,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平台上设置有若干流动槽,所述平台外围设置有废液漏槽,所述透明防护罩的底部设有倾斜的导液槽,所述导液槽与出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出液通道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下方,所述出液通道的底端与排液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液管的出液端延伸至废液排放池内,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包括管道一,所述管道一贯穿壳体以及透明防护罩,所述管道一的顶部设置有漏斗,所述管道一的底部设置有管道二,所述透明防护罩内壁上设置有管道挂钩,所述透明防护罩顶部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和排气管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侧通过可伸缩套管设有伸入至透明防护罩内的防护手套。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外压板、缓冲弹簧以及内压板,所述外压板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外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内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压板与透明防护罩的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废液排放池远离壳体的一侧底端设置有废液排放管。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防护罩和废液漏槽的底部均设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孔,所述平台设为耐腐蚀材料,所述壳体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体,所述净化箱体的一端设有进风孔,所述净化箱体的侧壁上也设有进风孔,所述净化箱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孔,所述净化箱体内设置有涡轮风机,所述净化箱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空气过滤层,所述空气过滤层包括初效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以及HEPA过滤层,且初效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以及HEPA过滤层从外到内依次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一为硬管,所述管道二为软管,所述管道一设有阀门,所述底座的底部两端均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下方设置有吸盘。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开明,未经刘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4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便于调节切割长度的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