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阻加热成型热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4889.1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8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钱本富;吴剑;刘锋;王昌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06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加热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低压电源 支架 红外测温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 极耳金属带 热复合装置 加热 成型 并排设置 导电通路 金属加热 导电线 电阻区 极耳胶 金属带 热分布 夹紧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阻加热成型热复合装置,包括电阻加热支架、低压电源和PLC控制器,所述电阻加热支架并排设置有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极耳金属带通过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夹紧,形成金属带电阻区,所述极耳金属带上位于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之间贴有极耳胶,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分别通过导电线与低压电源连接,形成导电通路,所述电阻加热支架上还设有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和低压电源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加热仅需3‑6秒,加热速度快,金属加热面热分布均匀,易于实现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阻加热成型热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中有大量单体元器件需要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膜进行热复合,使固态非金属膜与金属通过热熔、加压牢固粘接为一个整体,以实现该单体元器件与其他元器件组合使用时能达到绝缘和密封的使用效果。如锂离子电池用极耳,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电子元器件,极耳是一种用PP材料(我们称之为极耳胶)与金属通过热复合而形成一个整体。极耳热复合工艺目前有三种,第一种是最传统的热传导加热工艺,第二种和第三种分别是热辐射和电磁加热工艺,这两种都是非接触式加热工艺,即加热体不直接与受热体接触,是利用热(的辐射)和磁(电磁感应)特性加热金属材料,通过金属材料的热量融化极耳胶,从而将极耳胶与金属片通过热复合而形成一个整体。以上三种工艺各有特点:第一种热传导工艺:其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但加热时间长(120-150秒),通常用于手工生产;第二种热辐射工艺,虽然加热时间短(7-10秒),但其辐射热同样会让极耳胶肩受热变形;第三种加热方式是电磁感应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加热速度快(3-6秒),但是温度波动比较大,且金属加热面的热分布不均匀,通常是金属横截面两侧温度比较高,中间温度比较低。第二种和第三种加热方式都比较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目前的极耳自动化生产设备通常采用这两种加热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电阻加热成型热复合装置,利用金属导体的内阻,通过大电流快速加热金属表面,并利用金属表面的热量将附着在其表面的固态非金属膜快速、充分熔融,从而不仅使金属与固态非金属膜能牢固的粘接成一个整体,而且使固态非金属膜的外形基本保持不变,加热速度快(3-6秒),金属加热面热分布均匀,易于实现自动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阻加热成型热复合装置,包括电阻加热支架、低压电源和PLC控制器,所述电阻加热支架并排设置有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极耳金属带通过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夹紧,形成金属带电阻区,所述极耳金属带上位于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之间贴有极耳胶,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和第二电极组件分别通过导电线与低压电源连接,形成导电通路,所述电阻加热支架上还设有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和低压电源分别与PLC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气缸,上下设置的第一气缸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板连接第一电极和第一电极附件,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二气缸,上下设置的第二气缸分别通过第二支撑板连接第二电极和第二电极附件,所述极耳金属带一端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一电极附件之间,另一端置于第二电极和第二电极附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通过锁紧螺丝将导电线与低压电源连接,从而第一电极、极耳金属带和第二电极形成了导电回路。
优选的,所述极耳胶通过排气预压方式排净极耳胶与极耳金属带之间的空气。
优选的,所述导电通路中的电流为800-2000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通过快速加热金属导体进行成型热复合,热复合时间大大缩短,3-6秒即可完成热复合过程。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传统热复合需要100-150秒),因此,特别适用于自动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4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铅膏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池极片用贴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