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变氧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5492.4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7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荣;李香梅;华绍广;吴将有;李书钦;徐彩平;郑海军;汪兵兵;唐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10;C02F9/14;C02F103/3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34111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体 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 电动阀门 连接管道 纤维滤料 布设 曝气管 氧池 陶粒滤料层 污泥产生量 纤维滤料层 挡板 处理效率 焦化废水 交替曝气 深度处理 承托层 工艺池 池面 挂架 分隔 两边 悬挂 外部 配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变氧池,池体(1)通过挡板(10)分隔为6个区,左、右两边各3个区;在变氧池的6个区的池底至池面依次布设曝气管(3)、承托层(12)、陶粒滤料层(11)、纤维滤料(6)构成的纤维滤料层,纤维滤料(6)悬挂在池体(1)内的挂架(5)上;在池体(1)外部配套鼓风机(4),鼓风机(4)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以及在连接管道上安装的电动阀门(9)与每个区的池内底部布设的曝气管(3)连接,通过电动阀门(9)控制左边区、右边区交替曝气。本实用新型具有COD、NH4+‑N处理效率高、污泥产生量少、工艺池体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化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焦化废水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的处理设施。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是煤焦化过程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酚类、苯系物、杂环化合物、多环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并且高盐、高氨氮,是一类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物化法是焦化废水处理的重要研究方法,适用于焦化废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目前国内外焦化废水处理工艺多采用生化处理法,但对COD、NH4+-N等去除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由于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强,许多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工艺得到改造。国内焦化厂处理系统的生化部分改造常见工艺有A/O、A/A/O,A/O/O等,应用这些工艺,使系统处理氨氮的能力得到改善,但是许多焦化厂废水由于种种原因还是出现出水COD和NH4+-N等超标的情况。
随着国家对焦化废水的管理日趋严格,传统的“预处理+生化处理”工艺很难满足排放或回用要求,因此对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集好氧、缺氧、过滤工艺于一体、COD、NH4+-N去除率高的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变氧池。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变氧池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变氧池,含有池体,在池体的进水一侧设有进水槽,在池体的出水一侧设有出水槽。所述的池体通过挡板分隔为6个区,左、右两边各3个区,左边区分别为Ⅰ1区、Ⅱ1区、Ⅲ1区,右边区分别为Ⅰ2区、Ⅱ2区、Ⅲ2区,Ⅰ1区与Ⅱ1区、Ⅱ1区与Ⅱ2区、Ⅲ1区与Ⅲ2区的底部相通;为了强化废水处理效果,在变氧池的6个区的池底至池面依次布设曝气管、承托层、陶粒滤料层、纤维滤料构成的纤维滤料层,纤维滤料悬挂在池体内的挂架上;在池体外部配套鼓风机,鼓风机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以及在连接管道上安装的电动阀门与每个区的池内底部布设的曝气管连接,通过电动阀门控制左边区、右边区交替曝气,即:Ⅰ1区和Ⅰ2区交替曝气,Ⅱ1区和Ⅱ2区交替曝气,Ⅲ1区和Ⅲ2区交替曝气。曝气区形成升流,溶解氧含量较高,形成好氧区;非曝气区形成降流,溶解氧含量很低,形成缺氧区;通过变氧池处理后的溢流出水即为本工艺最终出水,最终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
所述的承托层采用鹅卵石或碎石铺设,鹅卵石之间或碎石之间含有供气流通过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变氧池在实际使用中,与厌氧池、好氧、混合水池联合使用,通过厌氧池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于处理的小分子有机物,去除部分COD,通过好氧池进一步去除COD和将含氮有机物转化为硝态氮,通过变氧池里面含氧量的控制同步实现好氧和缺氧环境,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降解有机物,进一步去除COD和将硝态氮转化为N2。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变氧池具有以下优点:
(1)变氧池交替曝气形成升流区和降流区,循环交替运行过程相当于反冲洗功能,使得变氧池具有过滤功能,污泥量产生极少,不需沉淀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54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