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化废水的联合生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5877.0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7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荣;李香梅;华绍广;吴将有;陈宏贵;陶磊;李烁;李瑞;王文庆;唐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10;C02F9/14;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34111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池 好氧池 本实用新型 混合水池 出水槽 曝气管 氧池 膜生物反应池 生化处理系统 污泥产生量 挡板 处理效率 焦化废水 外加碳源 纤维滤料 工艺池 进水槽 膜组件 布设 分隔 能耗 两边 悬挂 节约 联合 | ||
1.一种焦化废水的联合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厌氧池、好氧池、混合水池、变氧池连接、组合构成:
所述的厌氧池为厌氧生物滤池,在厌氧池的池内底部布设曝气管(3),池内悬挂纤维滤料(6),在厌氧池上安装有鼓风机(4),鼓风机(4)与曝气管(3)连接;厌氧池的进水一侧设置进水槽(2),厌氧池的出水一侧设置出水槽(7);
所述的好氧池为膜生物反应池MBR,好氧池内布置膜组件(8),好氧池的池底亦布置曝气管(3),在厌氧池的一侧安装鼓风机(4),鼓风机(4)与该曝气管(3)连接;在好氧池的进水一侧亦设置进水槽(2);
所述厌氧池的出水槽(7)通过管道与好氧池的进水槽(2)连接,所述厌氧池的出水槽(7)还通过另一个管道与混合水池连接;在好氧池边上安装提升泵(5),好氧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提升泵(5)与混合水池连接;在混合水池边上亦安装另一提升泵(5),混合水池通过管道及该提升泵(5)与变氧池的进水槽(2)连接;
所述变氧池的进水一侧设有进水槽(2),出水一侧设有出水槽(7);变氧池通过挡板(10)分隔为6个区,左、右两边各3个区,左边区分别为Ⅰ1区、Ⅱ1区、Ⅲ1区,右边区分别为Ⅰ2区、Ⅱ2区、Ⅲ2区,Ⅰ1区与Ⅱ1区、Ⅱ1区与Ⅱ2区、Ⅲ1区与Ⅲ2区的底部相通;在变氧池的6个区的池底至池面依次布设曝气管(3)、承托层(12)、陶粒滤料层(11)、纤维滤料(6)构成的纤维滤料层;在变氧池外部配套鼓风机(4),鼓风机(4)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以及在连接管道上安装的电动阀门(9)与每个区的池内底部布设的曝气管(3)连接,通过电动阀门(9)控制左边区、右边区交替曝气,即:Ⅰ1区和Ⅰ2区交替曝气,Ⅱ1区和Ⅱ2区交替曝气,Ⅲ1区和Ⅲ2区交替曝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化废水的联合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厌氧池的进水管道、厌氧池的出水槽(7)与好氧池的进水槽(2)之间的连接管道、厌氧池的出水槽(7)与混合水池的连接管道上皆设有流量计(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焦化废水的联合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托层(12)采用鹅卵石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58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