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斑马条自动包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6280.8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5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李海林;严景琳;兰海;周志全;蒙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35/44 | 分类号: | B65B35/44;B65B37/18;B65B13/02;B65B61/28 |
代理公司: | 21109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运萍 |
地址: | 541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斑马条 称重 包装装置 步进电机 称重包装 分料装置 回转装置 捆扎装置 推出装置 斗装置 落料盘 分选 三路 整板 锥状 步进电机驱动 带式输送装置 旋转电机驱动 自动包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 包装效率 转盘装置 落料端 捆扎 分料 杆臂 回转 生产成本 节约 | ||
1.一种斑马条自动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路锥状分料装置和三个称重包装单元;
所述三路锥状分料装置包括转盘装置、三口落料盘和支撑架,转盘装置包括三路锥状分料旋转盘和旋转电机,三口落料盘固定装配在支撑架顶部,三路锥状分料旋转盘与三口落料盘转动装配且二者同轴设置,旋转电机的外壳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三口落料盘固定连接且二者同轴设置;
三个称重包装单元分别设置于三口落料盘的三个落料端,其包括称重回转装置、核心斑马条包装装置;
所述称重回转装置包括带式输送装置和称重分选斗装置,带式输送装置水平设置,沿带式输送装置的传送带的外侧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称重分选斗装置,所述称重分选斗装置包括称重分选斗、称重分选斗托底、转轴、控制电机和称重模块,称重分选斗托底与传动带表面固定装配,称重分选斗托底顶部与转轴转动装配,转轴与称重分选斗固定装配,转轴外部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称重分选斗托底固定,扭簧的另一端与称重分选斗固定,且当称重分选斗内不盛装斑马条时,扭簧的扭力使称重分选斗保持直立状态,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二者同轴设置,控制电机的外壳与称重分选斗托底固定连接,控制电机与称重模块电连接;
核心斑马条包装装置设置于称重回转装置的一侧,其包括推出装置、抖整装置、捆扎装置和抖整工作台;
所述抖整工作台与带式输送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抖整工作台顶部左侧、右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左侧壁、右侧壁和后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相互平行,后侧壁与左侧壁、右侧壁均垂直;
推出装置包括涡轮、蜗杆、推进块和涡轮电机,所述涡轮电机的外壳与后侧壁固定连接,涡轮电机的输出轴与涡轮固定连接且二者同轴设置,涡轮与蜗杆啮合,蜗杆与后侧壁滑动连接,推进块装配在蜗杆的端部;
抖整装置包括V形抖整板、左抖整杆臂、右抖整杆臂、杆轴、左步进电机和右步进电机,左步进电机和右步进电机的外壳分别与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装配,左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左抖整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右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右抖整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V形抖整板的两端通过杆轴分别与左抖整杆臂的另一端、右抖整杆臂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左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右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蜗杆、V形抖整板的V形槽口之间平行设置,推进块底部的形状与V形槽口底部相适配,当蜗杆向复位状态下的V形抖整板推进时,推进块的底部与V形槽口底部相接触,所述捆扎装置装配于抖整工作台顶部,位于抖整装置的前侧;
所述核心斑马条包装装置还包括挡板机构和成品下滑板,所述挡板机构装配于抖整工作台顶部,位于捆扎装置的前侧,成品下滑板装配在抖整工作台顶部,且位于抖整工作台前侧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马条自动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路锥状分料旋转盘呈圆锥状,沿其外锥面的顶部至底部圆周阵列分布有三个弧形分料板;
所述三口落料盘呈圆筒状,其内壁圆周阵列装配有三个落料漏斗,三个落料漏斗分别位于三个弧形分料板末端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马条自动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称重回转装置至少设置有四个称重分选斗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马条自动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分选斗的内腔呈上宽下窄的三棱柱状,且三棱柱的棱边与带式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马条自动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包括左侧立柱、右侧立柱、左挡板和右挡板,左侧立柱和右侧立柱分别固定装配于抖整工作台顶部左右两侧,左挡板的一侧与左立柱转动装配,右挡板的一侧与右立柱转动装配,左立柱和右立柱上分别套设有左扭簧和右扭簧,左扭簧的一端与左立柱固定,另一端与左挡板固定,右扭簧的一端与右立柱固定,另一端与右挡板固定,无外力作用时,左扭簧和右扭簧驱动左挡板的另一侧与右挡板的另一侧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62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转动分装平台的输送带
- 下一篇:弹簧转移装置及袋装弹簧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