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应变测试的锡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6961.4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1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梁长佳;袁正;刘海林;田红周;高静轩;吴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3 | 分类号: | B23K3/03;B23K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应变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应变测试的锡焊装置,包括用于锡焊按压的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嵌入其内腔的压焊体,所述压焊体上套接有用于实现其在支撑壳体内复位伸缩的弹簧,所述压焊体内设置有用于烙铁芯加热升温的电源线,且在烙铁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应变片引线和导线焊接的烙铁头。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压焊体按压的形式将应变片和导线进行按压锡焊,极大的提高了焊接效率及使用效率,同时结合内部构造的设计使得装置更加灵活使用,且方便操作,解决了原有技术问题中由于触碰导致的引线脱离导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锡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应变测试的锡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应变测试中,当贴完应变片后,需要将导线和应变片引线锡焊连接,目前采用的方案是一只手拿着导线,并将其一端接触应变片引线,另一只手拿着锡焊笔去焊接,由于应变片引线是细长的金属丝,其一端固定在应变片上,悬空一端则和导线接触,当用焊锡笔焊接时产生的碰触会使得引线容易脱离导线,从而需要反复的使引线和导线接触来继续焊接,这种方法极大的影响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应变测试的锡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应变测试的锡焊装置,包括用于锡焊按压的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嵌入其内腔的压焊体,所述压焊体上套接有用于实现其在支撑壳体内复位伸缩的弹簧,所述压焊体内设置有用于烙铁芯加热升温的电源线,且在烙铁芯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应变片引线和导线焊接的烙铁头。
所述支撑壳体内开设有连通压焊体所在活动连接的型腔,且该型腔的底部与烙铁头的顶部接触面水平适配设置。
所述压焊体由压帽、电源线、接线柱、烙铁芯导线、烙铁芯、烙铁芯壳、烙铁头和定位螺钉构成,所述压帽的底部形成有用于过盈连接烙铁芯壳的圆形槽,该烙铁芯为圆筒型结构,位于烙铁芯壳的内壁,其顶部通过定位螺钉与烙铁头固定连接,其尾部连接有烙铁芯导线,所述电源线通过安装在压帽内部的接线柱与烙铁芯导线对应连接。
所述定位螺钉设置在烙铁芯壳外部,其螺纹攻入端贯穿烙铁芯壳与烙铁芯的厚度并连接在烙铁头内。
所述支撑壳体包括有上盖、螺栓、下壳体,所述上盖的中部开设有用于活动连接压焊体的圆孔一,所述上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下壳体的顶部,所述下壳体与上盖形成有用于容纳压焊体的内腔,且在该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圆孔二。
所述圆孔一、圆孔二和压焊体设置在同一竖直中轴线上。
所述圆孔二的直径大于烙铁芯壳和定位螺钉形成的最大直径5mm。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压焊体按压的形式将应变片和导线进行按压锡焊,极大的提高了焊接效率及使用效率,同时结合内部构造的设计使得装置更加灵活使用,且方便操作,解决了原有技术问题中由于触碰导致的引线脱离导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应变测试的锡焊装置,包括用于锡焊按压的支撑壳体2,所述支撑壳体2的上部活动连接有嵌入其内腔的压焊体1,所述压焊体1上套接有用于实现其在支撑壳体2内复位伸缩的弹簧3,所述压焊体1内设置有用于烙铁芯105加热升温的电源线102,且在烙铁芯105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应变片引线402和导线404的烙铁头1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69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兽医用固定装置
- 下一篇:硬质节能高效炭黑反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