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坑溶液自动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7623.2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2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云;王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62100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赵红红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坑 地坑泵 本实用新型 数显控制仪 磁性浮球 控制器 单片机 电连接 液位计 积液 相通 湿法冶金设备 自动收集装置 出液管道 进液管道 溶液储槽 无人值守 自动启闭 回收 便捷性 控制仪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坑溶液自动收集装置,属于湿法冶金设备领域。该装置包括地坑泵,该地坑泵通过进液管道与地坑相通,通过出液管道与溶液储槽相通;且地坑泵依次与控制器、单片机和数显控制仪电连接,数显控制仪与插入地坑底部的磁性浮球液位计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磁性浮球液位计、数显控制仪、单片机和控制器的配合作用,实现地坑泵的自动启闭,达到了地坑积液清理回收自动控制和无人值守的目的,增强了地坑积液清理回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法冶金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地坑溶液自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湿法冶金过程中,厂房内汇集到地坑的落地溶液,通过地坑泵收集。现有地坑泵收集落地溶液时,需要先通过人工向泵腔内注满溶液,然后另外一人配合按下地坑泵启动按钮启动地坑泵。当地面和地坑内的溶液收集完成后,再由人工按下地坑泵停止按钮,完成收液。整个过程需要人员现场值守监控,且若两人配合不紧密,则需重复多次才能完成收液工作,操作过程费时费力,还容易发生液体喷溅伤人或机械伤害事故,无法做到地坑积液随有随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地面积液安全、便捷清理回收的地坑溶液自动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坑溶液自动收集装置,包括地坑泵,该地坑泵通过进液管道与地坑相通,通过出液管道与溶液储槽相通;且地坑泵依次与控制器、单片机和数显控制仪电连接,数显控制仪与插入地坑底部的磁性浮球液位计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进液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控制器与该电磁阀电连接。
上述地坑泵与控制器之间串接热继电器。
相比于现有地坑泵的地坑溶液收集过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磁性浮球液位计、数显控制仪、单片机和控制器的配合作用,实现地坑泵的自动启闭,达到了地坑积液清理回收自动控制和无人值守的目的,增强了地坑积液清理回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通过在地坑泵进液管道上安装电磁阀,并将控制器与该电磁阀电连接,使电磁阀和地坑泵同时开启,同时关闭,可确保地坑泵泵腔内溶液量的恒定,在进行下一次地坑内溶液收集时无需手动向泵腔中加液,同时可防止地坑泵的损伤。
3、通过在地坑泵与控制器之间设置热继电器,对地坑泵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地坑溶液收集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地坑泵;2、磁性浮球液位计;3、进液管道;4、电磁阀;5、出液管道;6、溶液储槽;7、数显控制仪;8、地坑;9、单片机;10、控制器;11、热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地坑溶液自动收集装置,包括地坑泵1,该地坑泵1通过进液管道3与地坑8相通,通过出液管道5与溶液储槽6相通,进液管道3上设有电磁阀4;且地坑泵1依次与热继电器11、控制器10、单片机9和数显控制仪7电连接,控制器10与电磁阀4电连接,数显控制仪7与插入地坑8底部的磁性浮球液位计2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7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海鲜池的蛋白质分解器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水处理用加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