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面溢油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8441.7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1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琼;刘洋;刘鑫;李非飞;谢虹雅;魏根;陈文鑫;张亚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装置 动力装置 过滤装置 回收装置 挡板 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水面溢油 控制台控制 表面设置 角度可调 流水出口 水流入口 箱体内部 箱体前方 回收 长连杆 传动链 导油板 短连杆 回收链 吸油毡 齿轮 滑片 向内 净化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面溢油回收装置,它主要由箱体、挡板、传动装置、过滤装置、回收装置、动力装置组成。箱体前方的下部设置水流入口,箱体后方下部安装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上方设置流水出口;箱体内部依次安装挡板、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中长连杆、短连杆、齿轮、锟、滑片、传动链构成角度可调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由传动装置后方的控制台控制,驱动装置表面设置回收链和吸油毡;传动装置所属导油板下安装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后设置回收装置。动力装置产生向内运动的水流,水面溢油由传动装置运输,经由挡板、过滤装置两次净化,最后由回收装置回收。本实用新型回收效果好、结构简单,能满足多种场合需要,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溢油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溢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加,海上石油贸易已成为必然趋势,带来的溢油事故也在不断增加,如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件,几乎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目前,市场上的溢油回收装置回收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市场现有溢油回收装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应性强、回收效果好的水面溢油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面溢油回收装置,主要由箱体、挡板、传动装置、过滤装置、回收装置、动力装置组成。所述箱体前方下部设置水流入口,箱体内部安装挡板、传动装置、过滤装置及部分回收装置,箱体后部下方安装动力装置。所述挡板为由螺栓固定的直板,位于箱体内部前方偏上部位。所述传动装置由吸油毡、回收链、驱动装置、挤油齿轮、导油板组成,位于挡板后方;所述驱动装置由分叉连杆、长连杆、短连杆、滑片、齿轮滑轨、第一滑动齿轮、第二滑动齿轮、传动平台、传动齿轮、滚动齿轮、控制台、传动链组成,第一滑动齿轮、第二滑动齿轮分别安装在分叉连杆两端的滑轨上,长连杆一端安装在第一滑动齿轮上,另一端安装在传动齿轮上,短连杆一端安装于传动齿轮上,另一端安装在与长连杆不相连的第二滑动齿轮上,滑片一端安装在长连杆中部,另一端安装在与短连杆相连滑动齿轮上;所述传动平台位于分叉连杆后方,传动平台上设置锟滑轨,锟滑轨上放置滚动锟,滚动锟通过传动链与短连杆所在的第二滑动齿轮相连;所述滚动齿轮较第一滑动齿轮大,位于传动平台后方,与长连杆所连的第一滑动齿轮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回收链为塑胶传送带,回收链依次连接传动齿轮、长连杆所在的第一滑动齿轮、滚动齿轮、短连杆所在的第二滑动齿轮,传动齿轮、长杆所连的第一滑动齿轮、滚动齿轮位于回收链内部,短连杆所连的第二滑动齿轮位于回收链外部,回收链表面设置吸油毡;所述控制台上位于滚动齿轮后方,控制台上设置调向按钮、工作按钮和停止按钮;所述挤油齿轮位于滚动齿轮侧下方,较滚动齿轮靠前,挤油齿轮与滚动齿轮间夹着回收链,挤油齿轮下方设置倾斜的导油板。所述过滤装置位于导油板下方,过滤器内部设置过滤层,下方设置渐缩形出口,侧面设置垃圾回收箱。所述回收装置由堰板、引流板、回收区、泵组、输油装置组成,引流板为一固定的直板,上端紧贴于过滤装置出口前边缘,下端高于动力装置;所述堰板为一沿水流方向倾斜的直板,下端安装于箱体上;所述回收区位于过滤装置后方,回收区安装观察孔;所述泵组位于回收区上方,由真空泵接口、真空泵、输油泵接口、输油泵组成,在与真空泵等高的位置设置油位测量装置;所述输油装置由输油管道、集油囊组成,输油管道入口连接输油泵,出口连接集油囊。所述动力装置位于箱体后端下方,动力装置上方设置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短连杆与第二滑动齿轮相连的部位采用柔性材料制作。
优选地,所述吸油毡采用亲油疏水的聚丙烯材料制作。
优选地,所述垃圾回收箱入口下边缘比过滤层高。
优选地,所述真空泵接口位于输油泵接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8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面清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河道漂浮物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