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凝汽式汽轮机的汽封压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8540.5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2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治;曹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汽轮成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1/06 | 分类号: | F01D11/06;F01D25/32 |
代理公司: | 33101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之怀;王洪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封压力 变送器 凝汽式汽轮机 控制装置 引流管道 液位 本实用新型 汽轮机技术 信号输入端 导线接入 导线连接 控制端 连通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凝汽式汽轮机的汽封压力控制装置,该装置应能避免能源浪费,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凝汽式汽轮机的汽封压力控制装置,包括连通前汽封与后汽封的汽封管道、设置在汽封管道上的汽封调阀与汽封压力变送器、连接汽封管道的引流管道以及通过导线接入汽封调阀与汽封压力变送器之间的汽封PID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引流管道上的液位调阀;所述汽封PID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汽封压力变送器,汽封PID控制器的控制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汽封调阀与液位调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凝汽式汽轮机的汽封压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轮机转子穿出汽缸的部分,需要配置汽封。汽封又称为轴封,汽轮机上一般设有前汽封和后汽封,前汽封是防止或减少汽缸内蒸汽向外泄漏,若高温蒸汽漏入轴承座会致使轴承温度升高及润滑油含水,后汽封的作用是阻止空气进入排汽缸,防止机组真空恶化。汽轮机汽封效果影响汽轮机效率,严重时甚至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
目前汽轮机上所使用的汽封压力控制装置存在以下缺陷:汽封装置中设有引流管用于直接排出多余冷凝水,引流管上安装有手动阀门,手动阀门的开关和开度会直接影响前端汽封调阀的开度和封汽效果;手动阀门采用人工操作,无法和汽封调阀很好地配合,从而影响整个汽封装置的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凝汽式汽轮机的汽封压力控制装置,该装置应能避免能源浪费,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凝汽式汽轮机的汽封压力控制装置,包括连通前汽封与后汽封的汽封管道、设置在汽封管道上的汽封调阀与汽封压力变送器、连接汽封管道的引流管道以及通过导线接入汽封调阀与汽封压力变送器之间的汽封PID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引流管道上的液位调阀;所述汽封PID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汽封压力变送器,汽封PID控制器的控制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汽封调阀与液位调阀。
所述汽封压力变送器设置在汽封调阀的出口。
所述引流管道的进水口连通汽封调阀的出口,引流管道的出水口连通疏水膨胀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有一个和汽封调阀联动的液位调阀,用于将多余的冷凝水送到疏水膨胀箱中,并且通过汽封PID控制器分别控制汽封调阀及液位调阀,在某些特殊工况条件下汽封管道需要往外排汽时,由汽封PID控制器控制液位调阀的开度,释放一部分压力和冷凝水,达到平衡汽封管道压力的作用,也为汽封调阀的稳定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增加了特殊工况下汽封管泄压和排水的功能,而且结构简单;与现有的汽封压力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稳定汽封装置,也可以节约冷凝水,提高了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凝汽式汽轮机的汽封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汽封调阀2、液位调阀9、汽封压力变送器3、汽封PID控制器4、汽封管道8、引流管道10、疏水膨胀箱11。所述汽封管道连通汽轮机5的前汽封7与后汽封6,轴封蒸汽1通过汽封管道输入前汽封与后汽封。
所述汽封调阀与汽封压力变送器沿着轴封蒸汽的流动方向(箭头所示)依次设置在汽封管道上,汽封压力变送器设置在汽封调阀的出口,引流管道连接在汽封管道与疏水膨胀箱之间,引流管道的进水口连通汽封调阀的出口,引流管道的出水口连通疏水膨胀箱,液位调阀设置在引流管道上。
所述汽封PID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汽封压力变送器,汽封PID控制器的控制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汽封调阀与液位调阀。所述汽封PID控制器根据汽封压力变送器的信号来计算控制汽封调阀与液位调阀的开度,保证在特殊工况下也能稳定汽封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汽轮成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汽轮成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8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