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油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9053.0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6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任;刘明江;孙帅;范兴超;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辽河油田华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44286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12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进水口 污泥浓缩池 进料口 污泥压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 沉淀出口 沉淀装置 加药装置 沉淀区 出料口 废水池 搅拌区 采油废水处理 清水出水口 污泥排放量 并列设置 采油废水 水质问题 加料管 搅拌桨 圆柱状 污泥 紧凑 废水 堵塞 回收 | ||
1.一种采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水池、加药装置、搅拌沉淀装置、污泥浓缩池和污泥压滤装置,
所述搅拌沉淀装置设置的搅拌区和沉淀区,所述搅拌区为圆柱状,其上部设有废水进水口和药剂进料口包括并列,所述搅拌区内于所述废水进水口处设有搅拌桨,搅拌区的下部设有可开合的闸口,搅拌区通过打开闸口与沉淀区联通,所述沉淀区的上部设有清水出水口,底部设有沉淀出口;
所述废水池与所述废水进水口连接;
所述加药装置包括第一无机絮凝剂加料罐、第二无机絮凝剂加料罐和有机助凝剂加料罐,所述加药装置分别位于搅拌沉淀装置之上,其底部均设有与所述药剂进料口连接的药剂出料口,所述药剂出料口通过加料管与药剂进料口连接,且所述加料管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废水进水口处;
所述污泥浓缩池位于搅拌沉淀装置之下,其上部与所述沉淀出口连接;
所述污泥压滤装置通过排污管与污泥浓缩池的下部连接,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污泥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压滤装置依次包括絮凝重力沉降段、楔形脱水段和压榨脱水段;
所述絮凝重力沉降段包括絮凝罐,所述絮凝罐内设有搅拌浆,絮凝罐上部设有泥水出口;
所述楔形脱水段包括楔形槽、多根第一辊轴和缠绕在第一辊轴上的第一传输滤带,所述第一辊轴转动带动第一传输滤带运动,所述楔形槽为从右向左下降的楔形设置,其右端设于所述泥水出口处承接泥水,左端为开口,用于将泥水导向至第一传输滤带上;
所述压榨脱水段包括压辊、多根第二辊轴和缠绕在第二辊轴上的第二传输滤带,所述第二传输滤带与所述第一传输滤带连接,第二辊轴转动带动第二传输滤带运动,所述压辊压设在所述第二传输滤带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脱水段分上下两部分设置,上部的第二辊轴呈弧线分布,缠绕在上部的第二辊轴的第二传输滤带呈弧状设置,且该第二传输滤带的一端与第一传输滤带连接,另一端为泥饼输出端,所述压辊压设在弧状部分的第二传输滤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脱水段设有集水器;所述压榨脱水段下部设有集水器,所述集水器通过集水管路与清水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池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废水进水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内均设有搅拌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出料口处设有流量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多个下沉的凹部,每个下沉的凹部均设有沉淀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辽河油田华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盘锦辽河油田华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90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施工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工业废水净化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