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0207.8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8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张毅敏;朱月明;张书陵;皋海岭;张志伟;吴文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1/36;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32252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电极反应器 光催化反应器 阳极 阴极 本实用新型 废水 导电粒子 绝缘粒子 粒子电极 曝气装置 水泵 填充 竖立 电能消耗 流出 紫外光催化降解 预处理 水处理系统 过滤器 电解处理 电流利用 短路电流 负载金属 三维电极 直流电源 出水口 过滤网 石墨烯 正负极 紫外灯 侧壁 降解 砂滤 | ||
1.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电解处理系统和有机污染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砂滤过滤器(1),所述砂滤过滤器(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1-1),废水由所述第一进水口(1-1)流入砂滤过滤器(1),所述电解处理系统包括三维电极反应器(2)、阳极(3)、阴极(4)、直流电源(5)和粒子电极(6),经砂滤过滤器(1)预处理的废水通过第一水泵(7)流入三维电极反应器(2),所述阳极(3)竖立于三维电极反应器(2)内,所述三维电极反应器(2)的侧壁为阴极(4),所述阳极(3)与阴极(4)分别与直流电源(5)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所述粒子电极(6)填充于阳极(3)与阴极(4)之间,所述有机污染物处理系统包括光催化反应器(8)和紫外灯(9),所述紫外灯(9)竖立于光催化反应器(8)中,所述三维电极反应器(2)上还设置有过滤网(10),经电解处理的废水由所述过滤网(10)流出并通过第二水泵(11)流入光催化反应器(8),所述光催化反应器(8)上设置有第三出水口(8-1),经紫外光催化降解的水由所述第三出水口(8-1)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维电极反应器(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12),所述光催化反应器(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13),所述第一曝气装置(12)和第二曝气装置(13)分别用于向三维电极反应器(2)和光催化反应器(8)内通入空气,以增加水中溶解氧,提高电解和光催化有机物污染物的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滤过滤器(1)为圆柱型过滤器,所述圆柱型过滤器的内腔中填充有滤料,所述第一进水口(1-1)设置于所述圆柱型过滤器的下端,所述圆柱型过滤器的上端还设置有第一出水口(1-2),所述第一出水口(1-2)与第一水泵(7)的一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维电极反应器(2)为圆柱型电解槽,所述圆柱型电解槽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出水口(2-1)和第二进水口(2-2),所述第二进水口(2-2)与第一水泵(7)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过滤网(10)安装于第二出水口(2-1),且所述过滤网(10)、第一曝气装置(12)及第二曝气装置(13)的孔径均小于粒子电极(6)的直径,可防止粒子电极(6)流出,所述第二出水口(2-1)与第二水泵(11)的一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催化反应器(8)为圆柱型反应器,所述第三出水口(8-1)设置于所述圆柱型反应器的上端,所述圆柱型反应器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三进水口(8-2),所述第三进水口(8-2)与第二水泵(11)的另一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催化反应器(8)的内壁还设置有光催化层,所述光催化层为TiO2光催化层或TiO2/CdS复合光催化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3)采用涂层钛电极,所述的阴极(4)为三维电极反应器(2)的侧壁,采用不锈钢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三维电极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粒子电极(6)由绝缘颗粒和导电颗粒组成,所述绝缘颗粒采用玻璃珠或石英砂,所述导电颗粒采用负载金属的石墨烯,所述负载金属的石墨烯所负载的金属为铁或钴或镍或锰,所述绝缘颗粒和导电颗粒的填充比例为1: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02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纯水节能净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段式污水处理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