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调角度锚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0945.2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0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心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一大队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4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亚男 |
地址: | 610014 四川省攀***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滚子 锚具 弧形凸起 夹持部 内壁 本实用新型 锥形夹片 通孔 底座 形状匹配 中空 锚索 受力 竖直 正交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调角度锚具,属于锚具技术领域。一种自调角度锚具,包括:底座、调节件以及锥形夹片;底座沿竖直方向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弧形凸起;调节件呈中空,调节件包括球形滚子以及与球形滚子连接的夹持部;球形滚子与弧形凸起接触;夹持部的内壁呈锥形并且夹持部的内壁与锥形夹片形状匹配。本实用新型可以自动调整锚具与锚索受力方向的角度至正交状态,并且球形滚子与弧形凸起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摩擦力较小,使调节件更容易发生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调角度锚具。
背景技术
在边坡支护中,经常采用锚索格构进行支护,边坡坡角一般在30°-90°之间,锚索的倾角一般在20°-30°度之间,锚索受力轴线与坡面一般呈80°-100°不等的交角,锚具与锚索受力轴线设计时均需呈90°正交,这样锚具受力面与坡面一般情况下很难与坡面格构梁受力面平行,为此需在锚具与格构梁之间设置楔形钢板垫块,从而保证锚具与锚索受力轴线呈正交受力状态。但是楔形钢板垫块的加工制作工序复杂,这样就会导致部分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直接用等厚钢板替代,从而导致施工质量大大折扣,不符合设计要求,影响工程质量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调角度锚具,以解决现有锚具与锚索受力轴线之间不方便调节成正交受力状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调角度锚具,包括:底座、调节件以及锥形夹片;底座沿竖直方向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设有弧形凸起;调节件呈中空,调节件包括球形滚子以及与球形滚子连接的夹持部;球形滚子与弧形凸起接触;夹持部的内壁呈锥形并且夹持部的内壁与锥形夹片形状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件用于调节角度,锚索在拉动的过程中,球形滚子在弧形凸起表面转动,自动调整调节件和锥形夹片与锚索之间的角度至正交受力状态。由于球形滚子的表面与弧形凸起之间配合,球形滚子与弧形凸起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摩擦力较小,使调节件更容易发生转动。
自动调节原理:锚索依次从底座、调节件和锥形夹片中伸出,锚索施加预应力后,会产生位移,锚索带动锥形夹片移动,锥形夹片会逐渐压紧锚索,从而实现永久性锚固;在锚索带动锥形夹片移动的过程中,锥形夹片将力传递给调节件,当锚索的受力方向与锥形夹片的内孔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时,锚索会给锥形夹片施加侧向分力,侧向分力传递给调节件后,球形滚子在弧形凸起上转动,直到锚索的受力方向与锥形夹片的内孔轴线在同一条直线,即锚具与锚索受力方向之间为正交受力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通孔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依次连通的安置腔、调节腔以及穿绳腔;弧形凸起成型于调节腔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安置腔用于安置调节件,调节件的球形滚子与调节腔的内壁接触,锚索从护坡伸出后,依次进入穿绳腔和调节件。
进一步地,上述调节腔为倒置的瓶颈型。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腔为水平瓶颈内壁的形状,保持球形滚子与弧形凸起之间具有较小的接触面。
进一步地,上述穿绳腔的直径大于球形滚子的内腔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穿绳腔的直径大于球形滚子的内腔直径后,球形滚子转动时,锚索与穿绳腔的内部不会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上述底座的底部边缘设有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的锚具通过支撑腿进行支撑,在锚具受力时,锚具会发生变形,弧形凸起反向对球形滚子挤压,使弧形凸起与球形滚子之间更容易发生转动。由于弧形凸起具有很好的强度,球形滚子不容易将弧形凸起压溃,防止弧形凸起与球形滚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
进一步地,上述锥形夹片的尖端设有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锥形夹片在尖端设置平台,防止尖端与锚索接触而卡死,不能起到锚固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一大队,未经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一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09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